【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

发布时间:2024-01-11 08:36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科学探索 > 手机阅读

大家好,我是北辰说史,今天我们来聊聊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的来历。

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

周文王姬昌

之前的文章讲过,周朝是周武王(姬昌的儿子姬发)从殷商最后一位帝王(商纣)手里得来的地位。那么姬昌到底是何许人也呢?我们来看一下。

这要从姬昌的祖先说起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没错,周朝的始祖是“弃”。还记得他吗?简单的说,帝喾(帝喾来历可在以往文章查看:从黄帝到尧帝,中间经历了什么?)的儿子。这么说来,到了周朝,依然是黄帝传下来的血脉(自家子孙在这里来回更替朝代)。

要说“弃”的身世也真够起伏的。生下来就被扔了。不过天生异像,到哪都不受罪(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后来母亲觉得这儿子不一般,就重新收养回来。并且起名叫“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弃长大后呢,喜欢种植五谷杂粮,熟悉农业。要知道,在古代社会,没什么商业行为,能在地里种出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那简直是我的老天爷了。所以人民都效仿他。

并且帝尧知道了,也是大力的提拔他,让他负责教百姓种植五谷。帝尧赐给他个姓氏“邰(tai二声)”。别姓“姬”(知道姬昌,姬姓的来历了吧)。弃在尧舜禹时代都很有名望和德行。

周朝始祖之后的代代相传情况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到了第二代,传给了儿子不窋(ku一声)。在不窋末年呢,夏朝衰败了,就不怎么重视农业这件事了,于是不再任用他。不窋丢了官位,就投奔戎狄去了。

不窋卒,子鞠立

这是第三代,传给了儿子鞠。

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第四代,传给了儿子公刘。公刘在戎狄种族里,复兴了祖宗弃的事业,继续教人们耕种,带动了当地的繁荣情况。当地老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周的好名声就由他在这里开始传播了。

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

这是第五代,传给了儿子庆节,定居在豳(bin一声今陕西地域)。

庆节卒,子皇仆立。

这是第六代。传给了儿子皇仆。

皇仆卒,子差弗立。

这是第七代。传给了儿子差弗。

差弗卒,子毁隃立。

这是第八代。传给了儿子毁隃。

毁隃卒,子公非立。

这是第九代。传给了儿子公非。

公非卒,子高圉立。

这是第十代。传给了儿子高圉(yu三声)。

高圉卒,子亚圉立。

这是第十一代。传给了儿子亚圉。

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

这是第十二代。传给了儿子公叔祖类。

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这是第十三代,传给了儿子古公亶父(终于可以说点什么了)。古公这个人呢效仿他的祖先“弃”的功业,继续教人种地(搁现在就是一件授人以渔的事儿啊)国人都很爱戴他(当然,这就是衣食父母)。

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薰育戎狄看他不顺眼(估计是见他们粮食吃的饱饱的,眼红)要攻打古公那里的人民。要财物,古公给了他们。但给他们之后,还要来攻打他们,又想要这里的土地和人民(这就确实过分了)。于是这里的人民也十分生气(简直欺人太甚好吧),于是就都想与他们干仗。

这时候古公站出来说话了:“人民选出领导者,就是希望领导者能够带领人民发家致富得到益处。今天戎狄想要这里的土地和人民就给他算了。人民跟着我和跟着他们没什么区别。现在你们因为跟着我就要与他们开战,会牺牲很多人的。这是我不忍心看到的。”

于是,古公带着身边的亲属翻山越岭的来到岐山这个地方。结果,原先的人民都携老扶幼拖家带口的也来到岐山这个地方。非要追随古公。旁边国家一些人听闻古公的仁义行为也有好多前来归附的。

古公一看没办法,人太多,需要治理。于是废弃了戎狄的生活方式。带领人民盖起了城墙房屋。并且分配官职进行管理。人民都在这里安居乐业。

古公亶父的后代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古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太伯,二儿子叫虞仲,三儿子叫季历。季历娶了个媳妇生了姬昌(知道姬昌的来历了吧)。姬昌生下来就显出祥瑞,他的爷爷古公就评论道“我这家族该兴盛了,难道就是我的孙子姬昌吗?”

太伯和虞仲见古公如此重视姬昌,知道他想把位子传给季历,然后传给姬昌。又为了不让他爸爸碍于礼仪为难,于是两人就搞得跟蛮夷一样,不成样子。这样就顺利的继承人让给了三弟季历。

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公季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

这是第十四代,传给了三儿子季历(姬昌的爸爸)。公季继承父亲的德行,也是非常仁厚,诸侯也都认可他。

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

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这是第十五代,传给了儿子姬昌。称为西伯昌,后来追尊为周文王。主角终于出现。姬昌遵照祖宗弃的功业,按照爷爷古公和父亲公季的做法,敬老爱幼,宅心仁厚,礼贤下士。于是许多名士都归附了他。包括有名的伯夷和叔齐两人(难怪后来誓死为周民,难道是在姬昌这里对他们太好了吗)。

至此,我们知道了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的历代来历。后来推翻商纣王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这里不多叙述(不知道的可以看以往文章:殷商最后一位帝王,商纣王,是如何失去帝位的?)

欢迎各位评论转发~

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

周朝开创者是谁,他的父亲周文王?

周朝开创者是周武王姬发,武王姬发会盟各部落在牧野完败纣王大军,随后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姬发在姜子牙等的却说下建立周朝,而他的父亲周文王在很早以前就被纣王杀害了,姬发为了替父报仇,才有武王伐纣。

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

周文王-西伯侯“姬昌” 有氏吗?

“姬”就是姓。
传说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于是形成了姬姓。周朝的贵族 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唐玄宗时,为避皇帝李隆基名讳(姬与基同音),开始改为周姓。后来一部分人恢复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了12个姓,其中也有姬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启、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所以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从这以后,姬姓的人就更少了。
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崇拜龙图腾。相传黄帝出生在一条叫姬的河边,于是黄帝就姓姬。而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当中,有十四个得到了共十二个姓,而在这十二个姓当中,也有姬这个姓。到后来,周武王建立了周朝,而武王自己就姓姬,叫作姬发。姬发后来分封天下,将自己的很多同姓亲族分到天下各地为诸侯,这些国家的王族后来大多改以其所在国的国名为姓。而当周朝结束之后,周朝王族后代亦改姓周而不再以姬为姓。所以这样一来,虽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却已经不多见了。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周朝的开创者姬昌由何而来」》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孕期为什么不能吃太辣,怀孕的人能不能吃辣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什么只承认一个女皇帝

下一篇:光绪帝为什么要戊戌变法「戊戌年间光绪皇帝为什么那么执着的进行变法呢观此得之」

科学探索排行

科学探索精选

科学探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