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发布时间:2023-12-21 08:31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科学探索 > 手机阅读

东汉,是我国大一统王朝中一个重要的王朝。这个王朝虽然和西汉一样,国名都是汉,但在历史上的存在感非常低。且不说东汉皇帝是不是西汉皇室后裔,光是东汉皇帝的状况就能震惊到很多人。东汉公元25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国祚195年,传14帝。不过这14个皇帝中,只有4个明君,其他的有4个昏君,11个小皇帝。更重要的是,东汉皇帝大多数比较短命。在大一统王朝中,东汉皇帝可以说是非常有特色的。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县南千秋亭称帝,国号汉。刘秀之所以用汉作为国号,因为他说自己是西汉皇室后裔,他只不过是延续汉朝的统治。其实,根据后来的考证,刘秀和西汉皇室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不过他所建立的汉朝,大家还是承认的,史书上称之为东汉。刘秀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公元220年,汉献帝被迫禅让给曹丕,东汉正式灭亡。汉献帝就成了东汉的亡国之君。我们现在看一下从刘秀到刘协,东汉历代皇帝的大致状况。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东汉第一位皇帝光武帝刘秀。刘秀称帝之后,一共在位22年,前面的12年用于统一战争,后面的10年用于治理国家。无论是统一战争还是内政治理,刘秀做得都不错。简单地说,国家统一之后,刘秀非常勤政。正常明君做的事刘秀基本上都做了。改革官制、加强中央集权;整饬吏治,精简结构;休养生息,减轻赋税等,这些和其他明君没什么区别。不过刘秀做得比较显眼的两件事就是第一件推崇儒学,他在位期间大兴儒学,儒家学说在当时非常兴盛。因此儒家对刘秀非常推崇;第二件就是厚待开国功臣,赐给他们爵位、天地、宅院等,这一点可以说非常少见。和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的做法完全不同。这两点还是深受后世认同的。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刘秀61岁的时候去世,在东汉皇帝中,他是非常长寿的。他去世时还告诉后人葬礼要节俭,可见他绝对是明君,在历史上都是少有的明君。历史上的开国之君非常多,不过开国之君在位时能出现中兴或者盛世的,非常少,而刘秀就是其中之一。在东汉的皇帝中,刘秀绝对是最显眼的一个。也正因如此,东汉才给了他世祖的庙号。

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如果光武帝的庙号是太祖的话,汉明帝的庙号绝对会是太宗,而且是非常合格的太宗。因为汉明帝在位期间完全继承了光武帝的治国策略,不仅如此,他还有很多新的功劳。首先汉明帝也是推崇儒家,严格考察大臣,兴修水利,重视农业发展之类的,这些都是光武帝做过的。其次,汉明帝严禁外戚干政,北伐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中原王朝重新掌控西域。而且还引进了佛教。这些都是光武帝没做过的事。说真的,汉明帝和唐朝的唐太宗有点像,功劳非常大,也是少有的明君。不过他后期并不昏庸,这一点还是不容易的。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汉明帝在位时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大权在握,不喜欢把权力下放给臣子。这个性格估计是不太信任臣子的。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年仅47岁。虽然去世的不算早,但比他父亲年轻了很多。不过在东汉皇帝的年龄中,他还是非常靠前的。因为后面的皇帝年龄一个不如一个。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汉章帝的作风和他父亲汉明帝,爷爷光武帝差不多,也是一代明君。他在这期间继续光武帝、汉明帝的作风,前两位做的事,他基本上都做过。汉朝政治上清明,经济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对于西域,他两次派班超出使西域,加大了对西域的掌控。他和父亲汉明帝在位期间的统治被称为“明章之治”。可以说,他也是明君。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公元88年,在位13年的汉章帝去世,年仅32岁。是不是发现汉章帝去世时比汉明帝还年轻。这三位皇帝可以说是东汉仅有的三个明君,他们是东汉仅有的三个有庙号的皇帝。历史对这三位皇帝还是比较认可的。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汉和帝的历史可以说非常励志,他即位时只有9岁,所以大权被母亲窦太后掌控,这是东汉第一次后宫专政。他也是东汉第一个小皇帝,不过即位时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后面还有更小的。13岁时,他和宦官一起诛杀了窦氏及其党羽,之后正式亲政。这个看着是不是很熟悉,感觉康熙完全在抄袭他。虽然汉和帝亲政时很年轻,不过他也是明君。可以说是勤政爱民,军事上不断进攻匈奴和西域各国,另外还和古罗马帝国积极交往。他在位的时候,东汉国力达到了极盛。达到极盛就说明一件事,后面肯定有很多昏君。否则,现在也不会是最高点。在他之后的皇帝,多少有点惨不忍睹。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公元106年,在位18年的汉和帝去世,年仅27岁。总的来说,他绝对是一代明君。不过他在位时东汉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后宫和宦官开始专政。他利用宦官铲除后宫专政就是最好的证明。东汉后面的历史大致就是后宫和宦官不断争权。看到这是不是发现,东汉皇帝去世的一个比一个早。不过汉和帝去世时并不是最年轻的,后面还有更年轻的。

东汉第五位皇帝汉殇帝刘隆。汉殇帝是汉和帝的儿子,这个皇帝可以说创造纪录了,他即位时刚满百天,不到两岁时就夭折了。这是东汉第二个小皇帝。正因如此,才有了殇这个谥号,这也是表示同情的。不过他在位时,邓太后掌控大权。邓太后虽然是后宫,但做得还不错,她对东汉的一些弊端进行了改革,军事上不断打击北方的游牧民族。不管怎么样,后宫专政再一次登上东汉历史的舞台。对于汉殇帝就不评价了,毕竟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东汉第六位皇帝汉安帝刘祜。汉殇帝夭折之后,汉和帝的儿子只有长子刘胜在世。不过刘胜体弱多病。所以邓太后就决定立汉殇帝堂哥刘祜为帝。刘祜是汉章帝的孙子,他的父亲刘庆是汉和帝的弟弟,所以血缘并不远。刘庆继位时只有13岁,所以也是小皇帝,这是东汉第三个小皇帝。汉安帝在位期间,朝廷可以说没有一天好过的日子。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先是后宫干政,就是邓太后和自己亲戚掌控大权。不过邓太后一家能力还很强,没做过对不起国家的事。但不管怎么说后宫专政还是有一定危害的;其次是宦官乱政,汉安帝时期宦官势力进一步增强,严重危害国家;第三是后宫争位,大致就是后宫里争夺皇位的位子。表面上是皇帝的家事,实际上会引起国家动荡;第四是外患不断,先是匈奴不断进攻东汉,后来西域各国开始反对东汉统治;第五是天灾频繁。汉安帝刚即位时就有18个郡国发生了地震,41个郡国发生了水灾,28个郡国受风暴和冰雹的袭击。之后每年都有各种天灾。汉安帝的谥号虽然是安,但这个皇帝在位期间可一点都不安定。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公元125年,汉安帝去世,年仅31岁。总得来说,他绝对是个昏君,也是东汉第一个昏君,他在位期间,东汉的国力是一天不如一天。或许皇位本来就不该是他的,所以他不是特别在乎。

汉朝第七位皇帝汉少帝刘懿。汉安帝去世后,他的妻子阎太后为了把控朝政,没有让汉安帝的儿子继承皇位,而是从外面找个人当皇帝。这个人就是刘懿。刘懿是汉章帝的孙子,和汉安帝、汉殇帝都是堂兄弟。刘懿由于是藩王,所以继位后根本无法掌控的大权,大权都被阎太后一家人掌控。东汉再一次出现后宫专政。不过,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汉少帝刚即位没多久就去世了,在位125天。这在皇帝中也算是破纪录了。多于汉少帝的出生时间,没有详细记载。不过可以确定一件事,他即位时年纪绝对不大,否则不会叫汉少帝。这样看的话,他就是东汉第四个小皇帝。而且还是是个短命的小皇帝。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对于汉少帝,就不评价了。毕竟年轻而且在位时间短,再加上不掌控大权,所以没做任何事。

汉朝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汉少帝去世后,在另一批宦官的支持下,汉安帝的儿子刘保被立为皇帝,也就是汉顺帝。汉顺帝继位时只有10岁,所以也是小皇帝,他是东汉第五位小皇帝。由于年少,他不得不依靠宦官和外戚。此时宦官和外戚掌控大权,这种局面的朝廷,绝对好不到哪里去。而且汉顺帝这个人性格懦弱,这样的人根本无法统治好国家。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汉顺帝一共在位19年,去世时29岁。这就意味着宦官和外戚掌控大权19年。这19年期间东汉朝廷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实力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可以说汉顺帝绝对是昏君,算时东汉第二位昏君。

汉朝第九位皇帝汉冲帝刘炳。刘炳是在汉顺帝去世前立为太子的,汉顺帝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是因为自己一直没儿子。刘炳被立为太子时只有一岁,刚成太子没几天汉顺帝就驾崩了,刘炳就成了皇帝。这是东汉第六位小皇帝。前面说了,汉顺帝时东汉大权被外戚和宦官掌控,汉冲帝时这种状况仍旧没有改变。汉冲帝继位一年左右就因病夭折了,去世时只有2岁多。而他在期间,宦官和外戚更加嚣张跋扈,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汉朝第十位皇帝汉质帝刘缵。汉质帝是汉章帝的玄孙,和汉冲帝是一个辈分的。汉质帝是在外戚的支持下继位的,继位时只有7岁,是东汉第七位小皇帝。他即位时掌控大权的外戚是梁冀。汉质帝虽然小,但也知道梁冀嚣张跋扈,所以说了梁冀为“跋扈将军”。梁冀知道后就派人毒死了汉质帝。汉质帝去世时只有8岁。可以说,他还是比较悲哀的。这样的皇帝给他“哀”谥号比较合适。

到这里能发现,汉朝已经连续六个皇帝没有掌握大权了。这六位皇帝中除了汉安帝都是小皇帝,除了汉安帝在位时间长一点,其他的都非常短。其实,一个王朝走到这一步,无论后面的君主是否贤明,也都拯救不了了。

汉朝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汉桓帝是汉章帝的曾孙,就是说东汉皇帝从侄子传给了叔叔。汉章帝家里也是藩王,他也是被外戚支持才当皇帝的。外戚支持他理由很简单,藩王在中央没根基,容易掌控。他即位时只有14岁,也算是小皇帝。这样的话,他就是东汉第八个小皇帝了。汉桓帝即位之后,对外戚也不满。不过他比较聪明,联合宦官对抗外戚。最终在宦官的支持下,外戚被依据铲除。这个行为和当年的汉和帝非常像。按理说他这么聪明,掌控大权肯定会有一番作为。然而事实是,他掌控大权后继续重用宦官。这下结果就不言而喻了,东汉不没落才怪。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汉桓帝在位期间,不仅宦官乱政。而且他本人荒淫奢侈,他在位时后宫数量急剧上升,国库被挥霍一空,是东汉第三位昏君。公元168年,在位22年的汉桓帝去世,享年36岁。这个年龄在东汉皇帝中还算大的。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汉桓帝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所以朝廷不得不再选一个人做皇帝。汉桓帝的皇后选中了刘宏,他是汉章帝的玄孙。按理说汉灵帝是在汉桓帝皇后支持下即位的,他即位后,汉桓帝皇后的家人一定会掌控大权,东汉又会变成外戚专权。不过这一次的外戚实力不太行,他们想铲除宦官的势力,结果失败,自己被宦官一锅端。从此之后,宦官掌控大权。汉灵帝继位时只有10岁,也是小皇帝,他是东汉第九个小皇帝。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汉灵帝一共在位22年,他在位后期已经掌控大权了,不过他掌控大权后,和汉桓帝一个样,什么昏庸做什么。简单的说,他倚重宦官,贪图享乐,为了搜刮钱财竟然卖官鬻爵。最后导致他在位期间出现了黄巾起义。而导致东汉灭亡的也正是这次起义。他是东汉第四位昏君。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年仅32岁。他去世后,留下的是四分五裂的东汉,此时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少帝刘辩。很多人会郁闷,前面不是有过汉少帝了吗,怎么又出现一个。事实上“少”不算是谥号,叫少帝的人一般继位时年纪都不大,而且在位时间非常短,所以才叫少帝。而刘辩和刘懿都符合这一点,所以都叫汉少帝。对于刘辩大家都比较熟悉,年幼继位。继位后,外戚和宦官之间矛盾尖锐,最后外戚何进招董卓进京诛杀宦官。结果消息败露,何进被宦官处死了。董卓进京后屠杀了所有宦官,自己掌控了大权。就这样,东汉外戚和宦官问题彻底解决了。董卓进京之后,为了树立威望,就废了汉少帝。之后,汉少帝被董卓毒死。他是东汉第十个小皇帝,也是东汉唯一一个被废黜的皇帝。由于他在位时间短,所以不做任何评价。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东汉第十四位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个大家也比较熟悉,毕竟《三国演义》里对他的记载比较多。董卓废了汉少帝刘辩之后,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刘协也是汉灵帝的儿子。刘协继位时只有8岁,也是小皇帝,是东汉第十一个小皇帝。汉献帝在位期间大家都比较熟悉,虽然没有宦官乱政和外戚专政,但大权被权臣掌控,他始终是傀儡。虽然他想尽办法掌握大权,但始终没成功。公元220年被迫禅让给曹丕,他就这样成了亡国之君。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汉献帝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并不是昏君,还是比较聪明的。能在不同的人下面做了几十年傀儡,没点本事估计早就被杀了。234年,刘协去世,享年53岁。这个年龄在东汉皇帝还是非常长的。

这就是东汉14个皇帝的大致状况。这里面大家承认的只有12个,两个汉少帝没人承认。这14个皇帝中,有11个继位时年纪非常小,是小皇帝。除此之外,还有4个皇帝是昏君。看完是不是发现东汉能存在这么长时间确实不容易,除了前四个是明君,后面没一个能力强的。大权要么被宦官掌控,要么就是被外戚掌控。东汉之所以出现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控大权的状况,和当时的政治体制有很大关系。

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

除了小皇帝和昏君比较多,东汉皇帝短命的非常多,平均寿命非常短。14个皇帝,除了两个去世时年龄不详,剩下的12个皇帝平均年龄30岁。这里面有3个皇帝去世的时候没有10岁,2个去世时没有30岁,4个去世时不满40岁。说这个王朝的皇帝短命,非常正常。

参考资料:

《后汉书》

东汉皇帝普遍短命的原因是什么,是偶然还是必然?

东汉皇帝普遍短命,原因是什么?是必然还是偶然?看到此题时,我会不加思索的告诉你。绝非偶然,肯定是必然。任何一个正常人绝非偶然死亡,而且在古代养尊处优的皇帝更不可能偶然早逝!更何况东汉一朝都是短命皇帝!且下面看我道出缘由。


东汉拜三国所赐,多数人只懂东汉末年,却不知东汉早期。东汉一共传位14个皇帝,光武皇帝刘秀63岁、刘庄47岁、汉献帝刘协53岁、这三个人也都不算短命。章帝31岁,和帝26岁,殇帝1岁,安帝31岁,顺帝31岁,冲帝2岁,质帝8岁,桓帝35岁,灵帝32岁,都算短命。其中1岁的殇帝、2岁的冲帝是婴儿夭折,8岁的质帝是被毒死的刨去这三个孩童。其他6个30岁左右而亡的皇帝算是英年早逝。


导致皇帝英年早逝的局面,其实无非就是酒色过度,纵欲无节制!宫廷玉液酒一般人喝不到,皇帝虽然能喝到,但是喝多也是伤身体。这种酒越喝越上瘾,喝了还想喝。喝完以后没事儿干,就酒后寻淫欲。这种欲无止境,欲罢不能就会导致身体孱弱多病。(好比感觉身体被掏空)自己的身体都孱弱多病,想想自己的精血也是先天不足。导致自己的孩子也是娇生惯养,孱弱多病。就这样一直死循环,恶性循环,自己的孩子也继续纵酒过欲,早婚早育。也同样身体恶化孱弱多病,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条件极其落后治不好病。哪怕是放到现在也无法治愈这种奢靡之病!


幼帝无法把持朝政,就难免会有外戚宦官专权。小皇帝长大以后就要亲政,这些宦官外戚肯定不允。皇帝既然又开始借酒消愁,借酒消愁愁更愁。愁完以后我没事干,又干什么呢?我上面说了,又开始思淫欲呐。比如汉灵帝,据说他当朝期间所有的宫女们都必须穿开裆裤,言下之意大家也都明了。东汉近200经历十几位君王,能活到40岁的居然只有三个人。这样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东汉时期的皇帝都是短命之君。
看完这些,我们现代人也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荒诞无度。不要等到老时两行泪,才知道身体的重要性!

为什么东汉皇帝普遍短命

一、客观原因是古时候医学科技不发达。
二、政治原因:
皇帝多成傀儡。汉朝大臣可以废立皇帝,所以汉朝的制度给予了皇权很大的制约,这也是为什么汉朝名臣廉吏特别多的原因,其国力400多年一直保持着强盛,直到三国时期汉朝内乱,外部敌人也不敢动中国。但这无疑苦了皇帝了,因为自己行为稍微有点不对,就可能被废除,心理之郁闷可想而知。长期在这种环境之下,命短也是可以预见的,基本上汉朝后面几代皇帝都没有实权,而大臣为了自己权力的保持,也都有意去立年幼的皇帝,便于控制,而这些皇帝在年幼的环境就很不妙,长大了有部分成功夺权,但更多的是被大臣“驾崩”了!所以汉朝只有几个强势的皇帝命比较长,比如汉武帝。
汉朝外戚。汉朝以“孝”治天下,汉朝皇帝谥号前面都加上了“孝”,比如汉武帝全称应该叫汉孝武帝。皇帝是全国之主,而孝顺父母乃人伦之理,所以汉朝皇帝必须为全国作出榜样,这样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汉朝一旦前代君主去世,后代君主必须奉他们的母亲为皇太后,奶奶为太皇太后,在任皇帝必须孝顺,而不听母亲和奶奶的话就是不孝顺,所以汉朝的外戚后族家族势力异常强大。皇帝要听母亲或者奶奶的话,这叫孝顺,强势如汉武帝在窦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也只能乖乖不能有所作为,更别说其他皇帝。而皇帝母亲或者奶奶喜欢提拔自己娘家人做掌握实权的大臣,比如皇帝舅舅不是当宰相就是当大将军,后族全家男男女女都封侯(汉朝女人也可以封侯),这下皇帝更郁闷了,皇权越搞越虚无了,心理压抑可想而知。中国历代皇帝,数汉朝皇帝心理最压抑。皇帝如果想夺权,还得冒被废除和被杀的危险,关键的是还可能背上不孝的罪名。汉朝开国吕后就把刘邦儿子杀得只剩三个,吕后自己儿子汉惠帝就成了傀儡,汉惠帝没有权力,只能去终日乱喝酒和玩弄女人麻醉自己,很快就病死了!而这种模式几乎成为了汉朝很多没有实权皇帝的悲惨结局。
综合以上来看,汉朝皇帝比较短命一个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发展初期,皇权还没有高度集中,皇帝往往一不小心就丢了权力,被大臣和外戚控制成木偶人,长期被监视,处在深宫只能“吃喝玩乐”到过度,最后掏空身体,成年后,若想掌握权力没有强大实力和势力支持就免不了被大臣“驾崩”。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东汉只有四个明君「东汉14个皇帝4个明君4个昏君11个小皇帝多数皇帝都短命」》感兴趣,还可以看看《为什么孕期不能养宠物,都说孕妇不能养宠物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孕期为什么会容易放屁,怀孕后为什么频频放屁

下一篇:交流和直流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更好区分这两者

科学探索排行

科学探索精选

科学探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