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鸟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虚骨龙类恐龙,诞生于1亿5600万年前-1亿45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2米,主要以腐肉或者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形酷似鸟类,第一批嗜鸟龙化石是在美国怀俄明州发现的。
嗜鸟龙的体型
嗜鸟龙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体长一般都可以达到2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527位,体型类似于安尼柯龙、阿瓦拉慈龙以及阿纳柏斯龙等,算是侏罗纪时期极为迷你的肉食恐龙,还不如现代的一只山羊大,因此它大多是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的。
嗜鸟龙的外形特征
嗜鸟龙有非常明显的鸟类特征,一是它的嘴巴是非常尖锐的鸟喙状,但带有圆锥形的细小牙齿,二是它的脖子非常修长,整体呈现[db:tags]型,因此看起来就像鸵鸟一样,三是它的前肢非常长且三根指爪弯曲有力,尤其是第三指能够紧紧的内勾住猎物,四是它的尾巴像鞭子一样修长,占到身体的一半,再加上后肢肌肉发达,所以它的奔跑速度也极快。
嗜鸟龙的生活习性
嗜鸟龙不仅外形非常类似鸟,而且它的生活技能也非常像始祖鸟,比如它的狩猎方式也是盯准目标后一跃而起将其扑到,非常像曾经的翼龙或者似鸟龙等,它们虽然体型不大,经常会以蜥蜴、小型幼年恐龙为食,但是有时如果是一大群在一起狩猎,也会尝试围攻一些大型的恐龙,当然实在没有食物时则会选择腐肉。
嗜鸟龙的化石发现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嗜鸟龙其实比鸟类出现的还要更早,第一批化石埋藏于美国的怀俄明州科莫崖周围,但是出土的仅仅只有一个单一的手部化石,所以了解并不多,早在1903年就将其进行了命名和描述,种名主要是为了纪念当时美国博物馆的标本制作人员Hermann。
巴塔哥尼亚龙是一种蜥脚亚目下的鲸龙科恐龙,体长可达18-20米左右,诞生于1亿6900万年前-1亿6300万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主要是以植物为食,最大的特点就是脖子和尾巴非常修长,脑袋则比较细小,第一批化石出土于南美洲。
巴塔哥尼亚龙的体型
巴塔哥尼亚龙属于巨型蜥脚类恐龙的一种,体长最多可达20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51位,和巨脚龙、南方梁龙以及东北巨龙等都是非常相似的,大小相当于现代的2-3只亚洲象的总体型。
巴塔哥尼亚龙的外形特征
巴塔哥尼亚龙和鲸龙有着非常大的相似之处,牙齿就像耙子能够轻易的将植物或者树叶扯下来,前肢和后肢的长度相等,躯干呈现圆筒形,脑袋相对身体较小,并且它的尾巴就像鞭子一样,比躯干还要更长,能够划出半径为3米的圆,这样也有助于它啃食更大范围的植物。
巴塔哥尼亚龙的生活习性
巴塔哥尼亚龙属于植食性恐龙,所以它虽然脖子不算太长,但是摄食的范围还是可以达到3-5米,而它和大部分的鲸龙科恐龙一样,甩动尾巴的时候就能驱赶一些小动物。巴塔哥尼亚龙和大部分恐龙一样,都是以当时比较茂盛的蕨类植物为食,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树叶,但大多是选择小型的。
巴塔哥尼亚龙的化石发现
巴塔哥尼亚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由何塞·波拿巴在1979年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它和原始真蜥脚类恐龙非常相似,虽然它被归于鲸龙科,但是古生物学界对它的种属还是存在一定的质疑。根据巴塔哥尼亚龙的化石所在地层可以看出它生存于侏罗纪中期的卡洛夫阶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