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倾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1.8米/眼眶下长有三角骨)

发布时间:2023-10-21 02:40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倾角龙是一种角龙亚目下的纤角龙科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7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1.8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属于最原始的新角龙类,最大的特点就是颅骨倾斜,鼻部下收,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发现的。

倾角龙的体型

倾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1.8米/眼眶下长有三角骨)

倾角龙在角龙类恐龙中属于体型较为迷你的物种,体长最多也只有1.8米左右,而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587位,大小还比不上现代的一只山羊,所以体型基本上和短角龙、足龙以及驰龙等小型恐龙类似。

倾角龙的外形特征

倾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1.8米/眼眶下长有三角骨)

倾角龙的嘴巴呈现鹦鹉鸟喙状,所以鼻骨是非常内收的,上颌骨比下颌骨更长,颅骨的侧面可以看出有着明显的倾斜,最特别的就是它的眼眶下部有一块非常独特的三角形骨骼,三个点正好分别位于眼眶的下方、颧骨以及嘴角位置。并且由于它是较为原始的新角龙类恐龙,所以它的身体关节也是极为简单的。

倾角龙的生活习性

倾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1.8米/眼眶下长有三角骨)

倾角龙和大部分角龙类恐龙一样,都是属于植食性恐龙,不过它生活的白垩纪时期开花植物并不是非常多,所以倾角龙很可能和同时代的其他角龙一样,主要是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食,比如坚硬但有韧性的蕨类植物、苏铁以及松柏类树叶等,并且它们锋利的鹦鹉鸟喙状嘴巴也更合适切割针叶或者树叶。

倾角龙的化石发现

倾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1.8米/眼眶下长有三角骨)

倾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美国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地层,所以科学家才判断它很可能是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坎潘阶时期,也就是大约7430万年前的时期,不过比较特别的是,在这一地层中仅仅只有倾角龙一类新角龙类恐龙。倾角龙在04年的时候才第一次被命名和正式描述。

原角龙是一种鸟臀目下的角龙科恐龙,属于新角龙类,诞生于1亿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2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脖子上长有一个扇形的褶状颈盾,并且在颧骨长有骨质突出,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沙漠中发现的。

原角龙的体型

倾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1.8米/眼眶下长有三角骨)

原角龙属于角龙下目中的最原始的物种,所以它的体型并不大,体长最多不会超过3米,普遍只有1.5-2米左右,这样的体型相当于现在的山羊,如果和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相比较,原角龙只能排到504位,类似于似鹈鹕龙、潘迪龙以及巴塔哥尼亚爪龙等的大小。

原角龙的外形特征

倾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1.8米/眼眶下长有三角骨)

原角龙虽然不像其他衍化角龙那样长有尖锐的面部长刺,但是它的颅骨后端依然长有一块坚硬且硕大的扇形颈盾,使得它的脖子能够受到很好的保护,不过它的颈盾非常独特的就是中间有一条突起将其一分为二。当然原角龙也同样拥有着角龙类典型的鹦鹉鸟喙状嘴巴,但特别的是它的两侧颧骨都延伸出了骨质突起。

原角龙的生活习性

倾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1.8米/眼眶下长有三角骨)

原角龙面部的骨质突起被科学家推测可能是用于求偶时争夺配偶的打斗,而它的颈盾除了能够保护自己不轻易的被掠食者啃咬脖子,还能再求偶的时候进行展示和炫耀,以此来吸引雌性原角龙。原角龙和其他角龙类恐龙一样,都是以低矮的植物为食,比如蕨类、苏铁以及松柏树等,它的鸟喙嘴能够轻松的将其切断。

原角龙的化石发现

倾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1.8米/眼眶下长有三角骨)

原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由美国纽约博物馆旗下的探险队在蒙古戈壁上发现的,那是1923年的夏天,这批化石埋藏于火焰崖的周围,其中还包含了不少原角龙的蛋化石,这也是有史以来挖掘的第一批恐龙蛋化石,而原角龙的名气也就被传播开来。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倾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1.8米/眼眶下长有三角骨)》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新疆猎龙:新疆小型恐龙(长4.5米/距今1亿年前)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凌晨0点! 北京媒体曝出争议猛料: 中国足球成国际笑话, 球迷骂声一片

下一篇:准角龙:加拿大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7000万年前)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