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发布时间:2023-10-21 02:01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纳摩盖吐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最多可达21米,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因为出土的四颗钉子状牙齿而被命名,第一批化石发现蒙古国,因此也叫做蒙古纳摩盖吐龙。

纳摩盖吐龙的体型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纳摩盖吐龙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有着非常长的尾巴和脖子,因此它的体长也达到了惊人的21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44位,也就是相当于站起来有现代5-6层楼房高,与南方梁龙、东北巨龙以及沉重龙等都有着一样的体型。

纳摩盖吐龙的化石发现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纳摩盖吐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的戈壁上发现的,因为发掘地是纳摩盖吐盆地所以以此进行了命名,其中仅出土了一个颅骨化石,可以看出纳摩盖吐龙和其他蜥脚类恐龙的脑袋相同,脑袋非常的长且斜,不过相比身体更小,并且它还带有钉子状的牙齿,方便啃食树叶。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纳摩盖吐龙最初是由一位叫做Nowin[db:tags]ki的人在1971年发现的,种名叫做蒙古纳摩盖吐龙,而另一种耙齿纳摩盖吐龙则是在1977年才被中国著名恐龙专家董枝明进行了描述,不过最终还是暂时被放入疑名恐龙的行列。在2011年的时候,古生物学家通过对比纳摩盖吐龙和现代翼类的巩膜环,得出了纳摩盖吐龙很可能是不按昼夜作息的动物,基本上任何时候都非常活跃,只需要非常短的休息时间。

蒙古国发现的恐龙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蒙古国一共发现了至少71种恐龙,其中体型最大的就是非凡龙,体长可达23米,因此纳摩盖吐龙是仅次于它的蒙古第二大恐龙,而最小的则是小驰龙,体长只有29厘米而已。如果是按照生存年代来看,那么纳摩盖吐龙则是出现比较晚的恐龙。

内乌肯龙是一种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7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为10-15米左右,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拥有着较长的脖子和尾巴,全身遍布鳞甲,第一批化石出土于南美的阿根廷内乌肯河附近,所以因此而得名。

内乌肯龙的体型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内乌肯龙属于巨龙类,所以也有着体型庞大的典型特征,并且它和萨尔塔龙也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所以体长最多可达15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89位,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只蓝鲸,与风神龙、亚特拉斯龙以及怪味龙等有着非常类似的体型。

内乌肯龙的化石发现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内乌肯龙最早的一批化石出土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位于内乌肯河附近,化石的完整度非常高,称得上是蜥脚类恐龙中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不过并不是单单只有这一批化石,在05年的时候也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部分化石,其中甚至还包含了两块皮内成骨,就连关节都还是相连的。目前在拉布拉达博物馆中还展示着一具内乌肯龙的骨架模型。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内乌肯龙的正模标本是由著名恐龙专家理查德·莱德克在1893年发现的,当时根据埋藏的Anacleto地层可以看出这批化石生存于7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直到1992年的时候才由J.E.Powell为其进行了命名,最终将其种名确定为“南方内乌肯龙”,被认为是一种植食性恐龙。

泰坦巨龙类恐龙的典型特征

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

泰坦巨龙类恐龙是蜥脚下目中的一个演化支,也是目前发现的陆地上最重的生物,它们的典型特点就是体长普遍超过10米,体重可达数十吨,化石大部分分布于南半球,诞生于白垩纪时代,长有非常细小且尖锐的牙齿,并且皮肤上长有小鳞甲,特别是萨尔塔龙长有类似甲龙类的坚硬鳞甲。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纳摩盖吐龙:蒙古超巨型恐龙(长21米/长有钉状牙齿)》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意大利罗马斗兽场园区宫殿别墅修复期间发现内藏精致壁画的神秘密室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男篮世界杯:中国又一归化人选曝光,美国队输球创纪录,德国内讧

下一篇:凌晨0点! 北京媒体曝出争议猛料: 中国足球成国际笑话, 球迷骂声一片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