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发布时间:2023-06-19 13:08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未解之谜 > 手机阅读

文 | 解焕新

奇山所城城隍庙“浮出水面”

芝罘仙境奇山所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开街,成为烟台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休闲新景点。烟台市民多年来心心念念的所城里,以一副新的面孔焕发着生机。

所城里,是烟台人的俗称,其大名是“奇山守御千户所”。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明代嘉靖年间《筹海图编》中的奇山所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奇山守御千户所正式设立。其形制,据明嘉靖《山东通志》卷十二《城池》、康熙《登州府志》卷三《城池》记载可知明清易代后,变化不大,“奇山守御所城,砖城,周围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二丈,门四,楼铺十六,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四座城门,在清末时,南门曰“福禄”,北门曰“朝宗”,东门曰“保德”,西门曰“宣化”。

城墙内侧布置环城马道,正对城门设东西、南北十字大街。古城分为四区:千户指挥厅及馆舍等衙署公共建筑位于东北片区;从西南片区有“仓子巷”推断,此片区为仓储区;张、刘千户家族的张氏宗祠和刘氏宗祠分别位于西北片区和东南片区,傅姓千户后裔居住的傅家胡同也位于东南片区,由此推断此两大片区为兵营集中区域,演武场在所城西即今万达广场位置。(本段文字参考王建波博士调研资料。——作者注)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民国时期的奇山所城

红色方块处为城隍庙 其南侧有“卍'标记,不知是否为城隍庙标记(网络资料)

1937年出版的《烟台概览》记载,奇山所有以下庙宇:“药王庙,在奇山所北门楼上;白衣大士庙,在奇山所北门里;二郎神庙,在奇山所东门(尼姑主持);城隍庙,在奇山所西门里(尼姑主持);三官庙,在奇山所西门外;财神庙,在奇山所南门楼上。”其他的庙宇,据所城老人回忆,还有关帝庙、北门真武庙、唐王庙、菩提庵等各类庙宇十余座。

2012年,“中国古城泰斗”、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领衔编制《烟台山-朝阳街历史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其高足、烟台籍王建波博士在奇山所调研期间,发现了保存相对完好的城隍庙和菩提庵等寺庙建筑,湮没已久的奇山所城城隍庙才又为世人所知。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所城鸟瞰,红色方框处为城隍庙 苏圣亮摄影

城隍神与城隍庙

在谈奇山所城城隍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城隍庙在中国的历史。

东汉经学家许慎在其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中给出“城、隍”这两个字权威定义:“城者,以盛民也,从土从成,成亦声。隍者,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城”字的本意是指城墙,引申为人类的重要聚居地——城市;“隍”字,则是围绕在“城”外面的护城壕,有水的就是“池”,没水的就是“隍”。将“城隍”联系起来而概称“城池”“城市”之义,是生活在城市之中的人们对于城市本身所蕴含着的文化信仰的重要象征。

历史记载中,至迟到东汉三国时代,祭祀城隍神的场所——城隍庙已经出现。到了唐代,城隍爷不仅成为捍卫城池、守土安邦的地方神灵,而且多出一项功能:管理阴间鬼魂。

到了宋代,城隍神信仰已被纳入国家祀典。城隍爷不再是虚幻的神,越来越多地转变为有历史、有来历、有真相的“神化”人物。这些人物,或是勤政为民、有功于当地;或是不畏权势、为人耿直;或是积善行孝、扶弱济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死后其神主被请进城隍庙供奉。

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谓中书及礼官曰:“明有礼乐,幽有鬼神。若城隍神者,历代所祀,宜新封爵。”敕封天下城隍,并配制相应的衮章冕旒。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维修前的所城城隍庙大门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维修后的所城城隍庙大门

洪武三年(1370)朝廷颁布了专门祭祀城隍的典章制度,并下诏去除了城隍封号,封京都城隍为“都城隍”,其它只称某府某州或某县城隍。朱元璋敕封城隍的用意,据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载,太祖谓宋濂曰:“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城隍从此拥有了监察腐败和维护社会正义的虚拟权力。

这一时期,都城隍庙由皇帝督建,各府、州、县则按照等级,依次效仿,规模等级完全参照地方官署衙门,按级别配制冕旒官服,而且各级官员赴任时还要向当地城隍宣誓就职。

至清代,基本完全继承了明代的城隍典章制度,“今天下凡省治若郡县州若县,莫不祀城隍神”。

所城城隍庙的今与昔

言归正传,回过头来说奇山所城城隍庙。

奇山所城城隍庙位于所城大街51号,现在已维修完毕,依旧保持了维修前的建筑格局,目前占地面积190平方米左右,坐北朝南,前后建筑中心在一条中轴线上。倒座为小三间,大门居中。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维修中的城隍庙院里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维修中的城隍庙院里

据在奇山所居住四代、住址为城隍庙后面民居的78岁老人修仁利回忆,大门上以前有刻着的凸起的字,但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下面两侧的门枕石上部已残,老人回忆以前上面是圆形的石鼓。现有方形底座完整,为白石,前方左右两个边角雕刻成竹节形象,正面雕刻着“祥云瑞鹤”,里侧雕刻着“河马负图”,预示着社会太平。外侧靠墙部分雕刻着“缠枝纹”。门上两个门簪的图案已经被削掉了,成了平的。

过了门廊,大约一步半到两步距离,以前放有一个铁制的高1米多的香炉,三条腿,上面有仿圆亭形屋檐,香炉下面是一个直径81厘米、高26厘米的束腰石头底座,这套香炉与以前大庙里的几乎一模一样。1958年“大炼钢铁”,城隍庙里边堆满了居民捐的废铁,后来全部送到发电厂附近的炼钢厂,这个大铁香炉也在其中。香炉的北侧有堵墙挡着,墙宽1.2米左右、高1.8米左右。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维修中院里发现的香炉底座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民国大庙中的香炉及底座(网络资料)

院里没有碑,街区维修时院里有两个石碑底座,不知是哪里的。其在西南位置以前有一棵直径20厘米粗的柏树,树前面有两个泥塑的小鬼,面向东站着,不确定是不是大殿里搬出来的。院里东西向是敞开的无间隔的小三间厢房,这两个厢房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一个手套厂在这里的时候,因场地不够用扩建而成的,此次维修按照传统庙宇格局改建。

迎面是三大间正殿,屋顶仰合瓦。维修完的屋顶两侧有龙吻,四条垂脊每脊六个小兽。据修仁利老人说,他记忆中的屋脊没有龙吻、垂脊及脊兽。与所城里其他民居屋脊基本一样,不同之处在其屋脊东西两头是平的,有“天猫地狗”,外侧各有一块大方砖挡着。之所以用方砖挡着,是因为两头冲着民居的房子。

大殿屋顶飞椽出厦,两根檐柱落在鼓形石柱础之上,朱漆抱头梁上雕刻着如意卷草纹,质朴中透着些许灵动。墀头部分青石挑檐,多达七层的冰盘沿上面托着雕刻有“倭角双环卐字纹”方砖。檐枋上有几个铁制小圆环,疑似以前挂灯笼用的。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大殿梁上的彩绘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大殿抱头梁上的“如意卷草纹”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大殿墀头砖雕

大殿木制花格隔扇门窗,屋内五架梁,木头望板,暗红色漆的梁架下,依稀可见正中的如意框彩绘,图案模糊不清。两根金柱下是素覆盆柱础。

修仁利老人说,以前大殿里就中间有个城隍爷的坐像,左手放在膝盖,右手抬着,左右没有小鬼没有神。城隍爷和真人大小差不多,穿着黑色官袍,头戴乌纱帽,老人记忆中没有两边的双翅,疑为脱落。新中国成立后,有人把城隍爷塑像抬到大殿西侧空地(今偏厦处)砸碎了,为泥胎,里面是缠着麻的木头骨架。

城隍庙在维修的时候,修大爷告诉施工队负责人,说东西墙壁有壁画。施工队把墙表面后来装修的墙皮局部去掉之后,里面露出了隐约可见的彩色壁画。从现场看,画工精美,建筑部分以线描为主,人物覆彩,栩栩如生,可惜只清理了局部,且不是十分清晰。

根据修大爷回忆,壁画内容有“五马分尸”“上刀山”“拔舌地狱”“下油锅”“石磨磨人”“刀锯人”等,这应该是城隍庙里常见的《十八层地狱图》。但笔者看过的现场残缺部分,人物形象温文尔雅,拱手作揖,建筑似宫殿,疑似是古代城隍庙另一种常见的壁画内容《城隍出巡图》。

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

大殿东西墙壁上隐约可见的壁画

城隍庙正殿的西侧紧挨着,现有一个偏厦,是上世纪60年代手套厂在此生产的时候,继增加了东西厢房之后,因人员扩充,又增添的一个附属建筑。

1937年出版的《烟台概览》里记载,当时的奇山所城城隍庙由尼姑主持,新中国成立前后有一个男性老道士在大殿出厦处摆摊占卦,后来政府破除迷信,90多岁的老道被其侄子领回老家了。

老道走后,大概上世纪50年代,三个打铁的人住在庙里,干了好几年。再后来,约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手套厂在此干了八九年,搬走后,一帮修理电器的占据大殿。居委会在西厢,东厢放着杂物。修理电器的和居委会搬走了以后,是烤饼店,之后这儿改造一番,一对孙姓夫妻俩开了一个“海城旅馆”。2001年左右,居委会再次搬回来办公,一直到维修前的2021年6月。

所城城隍庙的未解之谜

奇山所城城隍庙到底建于何时?

根据历史资料分析,笔者认为明代建城之初正好处于朱元璋大张旗鼓地敕封城隍、下诏逢城必建城隍庙的洪武年间,再据现场位置考证,庙址是奇山所少见的直胡同在此拐弯,大门又直冲大街的唯一建筑特征,城隍庙应该在建城时就有了,但可能没有现在的形制和规模。

清顺治年间,奇山守御千户所被裁撤,“千户”们被贬为庶人,军户们失去军籍,成为自谋出路的百姓,所城从一个军事功能区变为居民区。城隍庙周围的民居围绕庙宇而建,所以庙西及庙前的街道因为绕开庙址,成为今天的模样——拐弯胡同,庙门直冲所城大街。乾隆初年,城内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民房和宗祠庙宇建设活动,基本奠定了现在所城内部的街巷空间。这期间,城隍庙可能有所重新修建,今天所见的规模推断为在此时奠定的。

在后来的熙熙攘攘的所城里,奇山所城城隍庙寂寞无声,留下了许多今天解不开的谜。

比如为啥资料记载和采访人所说的一直是尼姑在用?尼姑啥时开始用的?1994年出版的《芝罘区志》里,关于奇山所城城隍庙有一段介绍:“城隍庙。明万历年间建立,坐落奇山所西门里,系由登州府摩折口天水庵尼姑化缘建成。城隍塑像着王服,两边塑有持棍拿牌、捧铁链、持镣铐衙役数人,皆黑袍、红毡帽,面容凶恶,与正颜端坐的城隍形成鲜明对比。庙宇经多年扩充,规模可观,附属房产655间,地20余亩,尼姑最多时19人。主持先后有尼姑韩登玉、张惠菊、曲正菊、陈本明等。1951年,随奇山所四门被拆除。”此段文字数据详实、大胆肯定,貌似采访了真正了解城隍庙的知情者或是编写者见到了碑刻之类的准确文字记载,让人既觉着可信,又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以前的城隍庙大殿屋脊到底有没有龙吻和四条垂脊及脊兽?修仁利老人说的屋脊上的“天猫地狗”到底是啥东西?庙里有没有过东西厢房?……奇山所城城隍庙,曾经一座小城的灵魂建筑,给我们留下的未解之谜或许永远没有答案了。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烟台奇山所城历史,芝罘岛文物古迹》感兴趣,还可以看看《人类发现氧气,地球的十大秘密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关于崇明的八大未解之谜有哪些,崇明五大未解之谜

下一篇:成龙历险记为何能成为经典这三个问题告诉你答案的主题,如何评价成龙历险记这部动画片

相关文章:

未解之谜排行

未解之谜精选

未解之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