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葬礼为什么要穿白色衣服,丧葬丧服

发布时间:2024-01-03 08:39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奇闻趣事 > 手机阅读

写就本文之前,笔者族内一位伯父刚去世几天,因此笔者也去了为其服丧,而作为旁系,只是佩戴了一条纯白的布带。

葬礼为什么要穿白色衣服,丧葬丧服

素服

伯父的亲子女,孙辈都是披麻戴孝,这些特别的衣服,称为丧服,也叫孝服。

不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最初丧服的意思并不是表达这个意思,而是当时的人们畏惧鬼神的一种表现。

因为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还是存在的,而其会对子孙后辈造成祸难。为了避免灾难,亲属就需要穿上特别的衣服,这样灵魂就不会认出来。

久而久之,这样的衣服演变成了为亲人服丧的孝服。

那么为什么是白色呢?

这其实和中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五服制度”有关。

五服制度

五服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父系为主,由本人开始,上至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下至子、孙、曾孙、玄孙的男性后裔及其配偶,为本宗九族。

葬礼为什么要穿白色衣服,丧葬丧服

五服九族

也就是传说中的诛九族的九族。

而在这九族之内的亲属,不管是嫡系还是旁系都是“有服亲属”,是为内亲。这些亲属需要为死者服丧,关系越亲近,服制越重,关系疏远的,服制则较轻。

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已上亲父,下亲子,三也。以父亲祖,以子亲孙,五也。以祖亲高祖,以孙亲玄孙,九也。杀,谓亲益疏者,服之则轻。  -《礼记正义》

以母亲的血缘为基础的外祖父母,舅父、姨母、表兄弟等为外亲。

外亲则根据关系的亲疏看实际情况是否需要为其服丧,在笔者所见之中,服丧情况亦是有的。

五服制度内容

服丧按照服丧的期限和丧服的粗细程度,分为斩衰(cuī)、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等,此即为“五服”。

葬礼为什么要穿白色衣服,丧葬丧服

《大清会典》丧服制

以斩、齐、大功、小功、缌麻合为五服。-《古学考》

​斩衰

斩衰的服丧时间为三年。所谓斩衰是指不缝边的毛边衣服,以粗麻布为材料制作,而且很简陋,还需要穿用麻做的腰带(笔者所见为稻草)、麻草制作的鞋子,竹杖等。

这种服丧的对象为子女为父亲、妻妾为丈夫、父亲为长子以及诸侯为天子、士大夫为君等。

2.齐衰

齐衰是指衣服缝边,但材料仍是粗麻布,还包括雄麻为腰带、粗布为帽子、草鞋,桐木杖等。

齐衰的种类有四种,第一种是父亲已死,子为母亲、继母、母为长子。因为父亲是一个家族的第一人,虽然已死,但仍需要表示尊重,而子对母亲的服丧不能和父亲相同,所以被称为齐衰。

第二种是齐衰杖期。服饰和齐衰三年的一样,时间为一年。服丧的对象是父亲还在,子为母,夫为妻。古代主要以男性为尊,但男性仍需要为其妻服丧,只不过按礼服丧的时间不一样,妻为夫为三年,而夫为妻只需要一年。

第三种为齐衰不杖期,服丧的时间、服饰都和杖期一样,只是没有杖,所以为不杖期。服丧对象是孙子为祖父母、侄为叔伯夫妻、兄弟之间、父母为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祖父母为嫡孙等。

以上所谓期是指一年的意思,故而两种的服丧时间都是一年。

第四种是齐衰三月。服丧对象是曾孙为曾祖父母等。

3.大功

大功服制的衣服使用熟麻布制作,相比较而言较精细,质量比较好,经过一定的加工。

大功又以死亡的情况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殇大功,一种为成年大功。

东汉第五位皇帝为刘隆为汉殇帝,他登基时慢百日,驾崩也不过两岁,故而为殇。

葬礼为什么要穿白色衣服,丧葬丧服

汉殇帝影视形象

殇字是没有成年,即未满20岁(古人20岁弱冠成年)就死去了的意思。“殇者,男女未成人而死。”

具体的十六岁以上为长殇,十二岁不到十六岁为中殇,八岁不到十一岁为下殇,八岁以下为无服殇。

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通典》

下殇和无服殇非大功服。

服丧对象主要为父母为子女、侄子为叔父姑姑,兄弟姐妹之间,祖父母为嫡孙等。

其中长殇服丧时间为九个月,中殇为七个月。

大功殇长殇九月,中殇七月。-同上

成人的服丧对象为父母为嫁人的女儿,侄子为嫁人的姑姑,兄弟为嫁人的姐妹,祖父母为庶孙,公公婆婆为长儿媳等。服丧时间都为九个月。

4.小功

小功的衣服制作更加的精细。和大功一样分为殇小功和成年小功,服丧时间为五个月。

服丧对象和殇大功中的长殇和中殇相同,主要为八岁至十一岁的下殇。

成年小功主要对象为堂兄弟,为堂姐妹,为堂叔伯何祖父母为出家的孙女等。

5.缌麻

缌麻是指细纱麻布制作的丧服,在死者下葬后即可去除。

服丧对象主要是为曾祖父母、为族兄弟、为姑姑和姨母之子、为岳父母、为女婿等。

丧服为白色的原因

因五服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笔者猜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在当时的染色技术和制作衣服的技术有局限性,故而传到后世白色衣服为丧服。

白色衣服又被称为素服,即是没有染色的衣服,但一般黑色、白色、灰色也可以被称为素色。

因此清明节当天或者其他时间,多以灰色表示哀悼之意。

在《诗经》等典籍之中多有衣素服的记载: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所谓缟衣是指男子的白色衣服,綦巾是指苍青色的女子服装。

而在《周礼》中记载为一些灾祸发生时穿素服:

大札、大荒、大灾,素服。”郑玄注:“大札,疫病也;大荒,饥馑也;大灾,水火为害;君臣素服、缟冠。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素服所代表的意思。

素服,於凶事为吉,於吉事为凶,非丧服也。-《礼记正义》

因此古人对服装的颜色有所忌讳,丧事需着素服。

另外在商朝时期,人多敬鬼神,“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而《礼记》中又记载商朝人喜欢白色的服装:

夫易服色者,谓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

由此我认为有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造成之后在丧事中多以素服为主。

葬礼为什么要穿白色衣服,丧葬丧服

祭天问神

结语:

丧葬中的服饰制度是中国几千年前的文化,源远流长。

葬礼为什么要穿白色衣服,丧葬丧服

为什么中国葬礼上都要穿白色 中国葬礼上都要穿白色原因

1、白色是中国人最早的服色,是祖先的发明,白色丧服则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而且其他颜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伪”,为礼之末,以麻的本色(白色)为丧服颜色,体现的是为礼之本的“著诚去伪”精神。

2、白色,往往使人联想起冰雪、白云,给人以明亮干净、畅快、朴素、雅致与贞洁之感。在欧洲,白色总是象征着友谊与爱情的纯洁无瑕。西方人举行婚礼,新娘的婚纱必须是白色的。在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就常以素衣寄寓自己的清高,有身份的人通常着白色——《管子·幼官》:“九和时节,君服白色。”

葬礼为什么要穿白色衣服,丧葬丧服

为什么丧事的服装大都是以白色为主?

中国丧服使用白色(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是从周代开始的。周代产生了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在丧礼中要求丧服是白色,禁止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帽子,称“羔裘玄冠不以吊”(《论语·乡党》)。“羔裘”,就是黑羊皮,毛皮向外。丧服颜色以白色为主,已成为定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的寡妇,着虽黑色衣裙,但在丧礼上仍需着白色丧服。

中国人的丧服“尚白”,基于传统文化和心理意识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原始禁忌

色彩的象征和寓意,反映的是民族文化心态。中国文化的颜色象征,建立在中国早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状况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我们的祖先因为弱小,无法抗拒猛兽的攻击,白昼下他们的心理仍暴露无遗。面对成为猛兽牺牲品的危险,对白色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于是,白色在中国文化里就成了一种颜色禁忌。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载:“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五时衣”,是将服饰定为五色,天子在一年中的不同时节,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其颜色为: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

“五时衣”中的白色,对应的是秋季。秋季,是大自然的杀气时节。丧服之白色,既是一种复古、忆祖的祭服服色,同时也是吊丧死者的凶煞服色。

隋、唐至宋,皇帝命百官也穿着“五时衣”服饰“迎气五郊”。明、清时,“五时衣”流行于民间。而西方文化中,颜色象征意义少了一些神秘,白色象征意义主要来自白色本身,如下雪、白花等,白色只意蕴高雅纯洁,黑色才是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色,象征着死亡、灾难。

二、崇尚先人

中国丧服“尚白”礼俗,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崇敬”。《史记·礼书》云:“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大戴礼记·礼三本》也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中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尊先祖”,是“礼三本”之一。中国人最早的服装原料取材于麻,中国之中原地区远古不产棉布,除了从自然界获取的动物毛皮、羽毛外,最先是以葛、麻、丝帛为服装原始。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葬礼为什么要穿白色衣服,丧葬丧服》感兴趣,还可以看看《阳光玫瑰葡萄曝光事件,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为啥不能吃?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宝鸡当下最火的游玩新去处太公湖在哪儿怎么去有什么好玩的宝鸡电台音乐旅途带你打卡

下一篇:每天被电击,广东一大学生电击身亡

奇闻趣事排行

奇闻趣事精选

奇闻趣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