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人死后还有活过来的可能吗,人死之前的一些怪事

发布时间:2023-11-26 05:34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奇闻趣事 > 手机阅读

《在鲁西南一带,人死后还有这么多事要做》一文中,介绍了鲁西南一带,人死后还有一系列要做的事。现将遗漏的一些内容补充在此。

1.人在濒死时刻,儿女们就会将其从内间屋转移到当门的灵床上。撤去对应门口和灵床的桌椅,包括上面摆放的所有东西,以及墙上张贴的所有字画,包括平时供奉的各路神像。理由是“死者为大”,其他统统让路。

2.主人第一时间向村里红白理事会的人报告,前来商议并料理丧事,诸如报丧,给哪些人报丧;搭建灵棚;张贴“丧联”(烧纸),如死者只是夫妻的一方,丧联斜着贴,如夫妻双方均已不在,丧联要正着贴。同时,在大门外一侧,要挂一嘟噜烧纸,作为标记,引导前来吊孝的人进入院子。

3.在灵柩前的地上,放上一只小土罐儿,将儿女们提前备好并轮流着各咬上一口的、有巴掌大的一块熟面饼,中心插上一根筷子,放在小土罐里,叫“衣饭罐子”,实际上应叫“余饭罐子”,生前没吃完的饭,继续吃下去。

4.给死者净面后,将一枚铜钱穿上细线放入死者口中,线头儿露在外面。封棺时再取出,放到身子一侧。据说不取出,后代的人们易患“嗓里病”(食道癌)。

5.儿女守灵。棺材东侧是儿子,西侧是女儿。从死者离去直到把灵柩送入墓坑,一连数日,昼夜不离丧室,夜里就睡在棺材两侧的地上(除非去厕所),地上铺着麦秸,草苫子什么的,供守灵人或坐或躺。守灵期间,亲戚朋友来哭丧,守灵人要陪着哭。吊丧人祭拜后,灵棚下跪棚的人要谢客,吊丧的人要弯腰并曲下一条腿象征性地搀对方一下,同时说“免礼”或者说“免了,免了”。灵棚下,跪棚的人分列两箱,东面是男的,西面是女的。名义上说是“跪棚”,实际上只是蹲着。死者离世当天,来吊丧的络绎不绝,一波接一波。如果是女的到来,由跪棚的女性来谢,同时,在丧室里守灵的女儿、儿媳等女眷要哭着走出来,向女客下跪致谢;如果是男的来吊丧,由跪棚的男性来谢客,屋里守灵的大孝子不用离开去棚下谢客,这是与守灵的女儿、儿媳不同处。

6.停灵期间,不管是三天,还是四天,或者七天,儿女们每天晚上都要给死者烧一次纸,半夜时分再烧一次。出殡的头天夜里,儿女们几乎彻夜不眠,每一更天要为死者烧纸一次,据说要烧七次之多。

7.停灵的最后一晚,五更天,儿女们要吃团圆饭,这顿饭男女有别:男人吃水饺,女人吃面条;女人不想吃面条,可以吃鸡蛋。如今不那么严格了,女人也可以吃水饺。别忘了给死者饭罐里放上几只饺子,这是儿女们与死者在阳间的最后一次团圆饭

8.出殡当天上午,亲戚朋友都来参加葬礼。死者的女儿家,侄女家等等(其他还有),要上“花供”,主要是成品或半成品的鸡或鱼,整鸡十只或者整鱼十条,鱼或鸡嘴里含着一张大票子,五十元或者百元大钞。用大号的白铁盆装着。理事会有专门接花供的。进了大门,停下,再由专门为亡灵上花供的年轻女人(唢呐队的),左手用盘子托着一只鸡或鱼,右手捏着一只花毛巾,甩着花样,踩着音乐的节奏,扭呀扭的,扭到灵棚下,再由司仪接过来放到供桌上。

9.棚祭。即灵棚下祭拜(磕头)。逝者若是老年男性,无论是棚祭,还是路祭(大门外的街道上),首先跪拜的必须是逝者的外甥,其次是女婿(也含侄女婿);再次是老伴儿的娘家人,最后,不论来自张家庄,还是李家湾,抑或是马家河的亲朋等等,统统联合起来跪拜。

如果逝者是老年女性,首先跪拜的是她的娘家人,其次是她的女婿(也含侄女婿),再次是她的外甥,最后,不论来自何方的亲朋,一律联合起来跪拜。

最后再说几句,这丧礼上的磕头,实在该废除了:年轻人不愿意磕头,嫌麻烦,又不能不磕;上年纪的人不敢磕头,太累人:跪下,爬起,再跪下,再爬起,腿打颤,膝盖疼,却又不得不忍着。现在农村一般时兴九拜礼,即:磕九个头。想一想,干硬的地皮,薄薄的裤子,跪下,起来;起来,再跪下,单调的动作,一气重复九遍,那膝盖疼不疼,只有磕头的人知道。即使戴着护膝,那滋味远不如赴宴舒服。

人死后还有活过来的可能吗,人死之前的一些怪事

原来人死后还有这么多事要做

张爱林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老人到了一定岁数,即使很健康也要提前准备后事,如做寿衣、造“喜材”。有时老人生病,虽无大碍也要提前打造喜材“冲喜”。老人病重时,称为“添病”,要通知本人的娘家人前来探视,儿女们整天守在跟前,一刻也不敢远离。老人临终时儿女如果正好在场,称为“得记”,儿女心安,对老人也是一种安慰。老人去世后,先给老人穿上寿衣、用麻皮绑住双脚、焚烧“上路钱”、按死者岁数(一岁一个),烙铜圆大小的面饼(打狗饼)放入衣袖,再将一枚铜钱放入死者口中,称做“噙口钱”,然后用麻纸(蒙脸纸)盖脸,最后再抬到门板上;头向按男左女右的方向摆放尸首,在尸首前摆放供桌、遗食碗、供品,烧香、点上“长明灯”,有专用的灯盏,灯盏中放大麻油,用纸搓作灯芯,直接放在灯盏中点燃。现在以蜡烛为主。并从各屋门上粘贴方块白纸,地上铺杆草(谷草),男女孝子或蹲或坐,在杆草(谷草)上守灵。据说这是因为过去的农家女人生孩子时,把生产时的血迹什么的看作是污浊的东西,所以女人生孩子时都要把床上的被褥全部拿去,只剩下那些铺在下面的桔杆,所以在父母去世时就是用这个方式来缅怀父母的养育之恩!

报丧:死者的儿子首先要做的是挨门挨户给本家以及邻里磕头报丧,请本家里辈份大的,有办事能力的人到家里任管事,俗称“主丧”。大小事宜都要听从主丧的安排。

编麻辫:顾名思义,用麻编成辫子的模样;长短根据大人小孩,因人而异,一个老人亡故编单麻辫,父母双亡的把两根麻辫编在一起。

拉孝:一个老人亡故的,男孝长三尺一寸,宽五寸,孝帽一尺二寸见方。女孝四尺八寸。父母双亡,男孝五尺五寸,女孝五尺。孝拉好后,主丧派人拿上麻辫、孝带,去通知死者已出嫁的闺女,闺女戴孝帽、束麻辫,一路哭回娘家奔丧。

请阴阳:村里死人后都有请阴阳的习俗,他们相信阴阳先生有神奇的法力,阴阳俱通,于是觉得阴阳一到便百无忌讳,据说阴阳根据死者的大拇指切在中指的位置能准确推断人的死亡时辰。阴阳的主要任务是“撵阳”、扎“花骨朵(灵幡)”,并确定下葬的时间。

请后代:一般在人死后第二天,丧家派人请死者的“娘家人”前来,商量善后事宜,俗称“请后代”。后代到家后,并不着急吃饭,首先检查死者的铺盖是否齐全、棺木是不是最好的;当地最好的是柏木,其次是楸木或楸木材柏木挡,最次是梧桐木。再根据死者生前儿女是否孝顺,提出处罚要求以及决定丧葬规模等。丧家答应和接受后代的要求后方可封棺(掩材)。

掩材(盖棺):掩材前,请阴阳“撵阳”;准备“五谷”、“犁铧”、“醋”、“木炭”,在屋中用醋浇木炭和犁铧;在棺材里撒上五谷,如果是“饱丧”(暴死)还要从棺材底撒上柴灰,然后铺“等身布”,布上按七星北斗的样式摆放七个铜钱;尸体入棺时对话人不准提名唤姓,入棺后,将死者生前所喜爱的物件、和贴身衣物放于两边,从口中取出噙口钱,放于棺内,解开捆绑在脚上的麻皮儿,用棉花蘸酒给死者净面,如果后代检验后且无异议,由长子喝一口酒,从头到脚喷过后,盖上棺盖,再让人在棺盖上从上而下地跺一遍,开始钉盖;男女孝子站立两旁,喊着“躲钉子”。掩材后,孝子们开始恸哭。

吊孝:从死后的第一天,街里乡亲及亲戚都会前来吊唁,由专门人员接收吊唁的鬼票、纸钱,在灵前焚烧,叫做“化块儿”。化块儿后吊唁者到棂前磕头,孝子磕头谢过,负责接块儿的再和吊唁者互相作揖。

启纸:在亡者去后第一天,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启纸。白天用纸糊裱精美的纸货儿;如纸房子、纸轿子、电视、手机……..应有尽有。糊裱纸货常常与时俱进,不断翻新。总之,活人有什么好东西,就给死者糊什么,好些是死者生前没有达成的愿望。等到夜深人静时,孝子们拿上白天做好的东西,找个交通发达而又僻静的三岔口,用柴灰溜成一个圆圈,在圈里焚香后,把纸货用火点燃。来时不得涕哭,回家时可以小声哭几下。

封丧:掩材后,对死者的各种吊唁活动便告一段,一直到下葬的这段日子称为封丧。封丧后要做的几件事是“钉孝”、“贴符”、不贴符的孝为生孝,戴着生孝是不能到别人家去的。还有画材,就是在棺材上刷漆画画;以前画材时都专门请专业画师来画。弹音村的阴阳张舂生是个全面手,即当阴阳,又画棺材,还帮助联系娱乐班。画材的内容一般以二十四孝为主题,如《安儿送米》、《王祥卧冰》、《郭巨埋儿》、《孟宗哭竹》……棺材大头一边写“长江流不尽,”另一边写“黄河不到头”等丧葬挽联,小头一边写“金童来引路”,一边写“玉女送天堂”。最劳师动众的是打墓,用本家或朋友若干人,在提前选好的穴地或老坟地先挖阳坑。开挖前,撒上五谷,从前后各刨几下,并念有数句咒语口诀。阳坑深度由地势、土质决定。阳坑挖好后,简单点是直接在阳坑中用砖垒砌墓穴,有的挖好阳坑后还要打窑或用砖砌窑,称做“穿场”。完工后,闺女在坑内烙饼“暖房”。

开丧:丧期一般分为排三、排五、排七…….这要视情况而定;非正常死亡的叫“生死”,一般都是排三,或排五。亡者若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称为“喜丧”,有排九的、排十一的、也有排十三的,富裕的人家在这期间还要唱丧戏、说书、用娱乐班儿。无论排几,下葬前一天都为开丧的日子。亲戚后代都在开丧这天上礼、上供。上供、上礼有轻重之分;一般的亲戚供为单供,礼洋1元2元。关系较近的礼金一样,但供是全供,全供就须有菜、大米,俗称小饭。门口有娱乐班吹奏,有客来时,娱乐响起,接块儿的人,接收鬼票纸钱,在棂前化块儿,客人磕头、上礼……闺女,侄女还得蒸大花馒头,亲家要“打妆”,妆礼一般为四十斤小麦。

请灵:在开丧当日,有请灵的习俗,仪式跟出殡规模相同,只是不抬棺材,只抬死者遗照,找中居的地方停休,娱乐、歌舞,轮番演出,傍晚时分,请灵队伍到路界后返回。

出殡:时辰由阴阳先生掐算指定,一般定在12点至13点。先派人将填墓的铁锹用绳子捆好送至墓地,安排十人抬材,两人扛凳。以前,抬材人员两人一组,自备绳杠。现在改用车拉,但也要备够十人。时辰到,娱乐响起,阴阳将烧红的铁铧用醋浇过,用桑条在屋中挥舞几下;称作“撵阳”。抬材人员将棺材抬至门外的棂车上,或棺材架上,还须用留兔耳的绑法将棺木固定,在棺木上放一只鸡;名曰引魂鸡。若逝者为男性则用公鸡,女性则为母鸡。家里找孤寡人打扫屋子,把杆草,及门上的白纸、吊挂,统统清理集中起来, 等出殡后点燃。长子或长孙,手持花骨朵(灵幡);男孝子们手持“哭杖”,按辈份长次,把写有自己名子的“拉灵板儿”搭在肩上,走在棺前,叫“拉灵扯板儿”,女孝子跟在棺后,长女长媳手里各拿一个纸人“金童、玉女”;起棂时,长子或长孙将灵前烧纸钱的沙锅跺碎,叫做“扳老盆”。在农村板老盆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如果死者生前没有确定继承人,死后谁扳老盆谁就是继承人。外甥、女婿抬照片走在灵棺前,后边紧跟着娱乐班、孝子、棺木,还有扔纸钱的、拿挽联的、执花圈的…,按定好的路线出发。毎走过街口或饭市,抬相架的便要放下相架,娱乐班或吹、或唱,使出浑身解数表演各种节目:有传统戏曲片段、流行歌曲、舞蹈、脱口秀等,引来街里乡亲们围观。这时,抬材的往往趁机找女婿、外甥讨要辛苦费嬉戏一番,要是夏日,就买啤酒、冰棍,见者有份。娱乐时间长短,根据下葬时间是否充足而决定。娱乐结束后,队伍继续前行,直至“路界”,把照片摆好,亲戚、后代依次在照片前烧化纸块儿纸钱、磕头;主持者高喊“孝子磕头”,最后,孝子再给抬材的磕头。把挽联撕扯干净,把花圈收起,男孝子将拉灵板儿也一并收起,跟抬材的替换着抬材,直径走向墓地。

下葬:下葬前,闺女或女婿下到墓穴,用笤帚从一边由外向里,再从另一边由里向外扫过,背手将笤帚扔出墓外。下葬时,不准提名唤姓。下葬后,棺材上放长明灯、遗食碗、供品、五谷、五色石;将“金童玉女”拧头后扔于棺材两侧,再将阴阳写好符的青砖、青瓦、置于棺木首尾,然后封洞、封顶;所有孝子依次填土三锹(添富贵),然后,孝子、抬材的一起动手填土。填土时,要在留墓门的部位插一木杠,孝子们依次倒背手一点儿点儿往外拔,最后由长子拔出。起墓堆,安置墓门石,然后娱乐人员在敲打铜器中领众孝子绕墓堆转圈,正三圈,倒三圈“围坟”,下葬完成。

葬后三天,要烧“圆墓纸”;往后毎隔七天烧一次,一个老人烧六七,两个老人的要烧满七七四十九天。最后一个七日为尽七,烧尽七时要把麻辫头,用火燎过;若要犯七,还须用白纸按亡者的年龄(一岁一个)糊制小白旗和一把小伞。小白旗沿路插至坟地,绕墓堆插一圈,坟头插小伞。如犯重丧,还要用纸糊个小棺材在下葬时一起埋掉。家里有老人亡故的,儿女要“服孝”;过年时,不能在初一“拜节”(拜年),不能张灯结彩,写春联要用蓝、绿纸、不能燃放鞭炮等,单亲过世服孝年半,双亲过世服孝三年。一周年烧新坟,三周年后转为正常祭祀。烧新坟要在清明节前一天,比正常上坟早一天。

人死后还有活过来的可能吗,人死之前的一些怪事

人死后老是会借活人口传言怎么办

需要活人帮助。
死者痛苦。
多做功德回向。
净空法师幽默的开示:在家居士学佛不要入误区
居士”的“居”,是居家、在家的意思。居家学佛,在家修行,这是居士的一个最显著,也最重要的特点。也正因为这个特点,作为一名居士,他的修行首先应该注意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仍要居家过日子的实际,不去做超出或有违家庭生活的那些想当然的“修行”!
之所以这样说,实在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至今还有不少的居士——其中甚至不少还是被众多的后进居士赞叹、倾羡、模仿的所谓“精进”居士当中——存在着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凡提修行,必向出家师父靠拢;有没有修行,就看你是不是学出家师父学得全,学得像!譬如说,出家师父要晨钟暮鼓早晚做功课,那么他也要一大早地起床,三拜九叩,从楞严咒、十小咒……一直到伽蓝赞,滴水不露——根本不顾其他家庭成员的作息、工作是否允许,更不管家中是不能念伽蓝赞了!出家师父要修庙建寺,庄严佛像,那么他也要不满足于一面墙、一张桌、一个像,而是要一间房、一大桌、全堂佛像了——根本不去想想这对个人修行有无必要,对家庭是否加重负担!出家师父要每天参禅打坐,精进念佛,那么他也要屏却万缘,每天动不动双腿一盘,梦想如此就能往生极乐——忘记了老伴是不是需要照顾,小孙子是不是还在哭闹,自己的责任是不是已经尽到!……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而且流弊所及,蔚然成风,似乎这样才叫有定力、有修行,才叫真学佛!
而事实上呢?
一个老人的来电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师父啊,你一定要劝劝我老伴,现在她学佛学得这日子也不好过了,天天一大早就爬起来做功课,弄得全家人觉都睡不好,白天也不做事,就知道念佛打坐,小孙子闹也没用。我和孩子说她,也不听,反说我们根性太浅,不明白事理,还说要和我分居,专心修行——真是,年轻时我没休妻,到老了,她反倒休夫了!
……
学佛学到这个份上,我们还能随喜赞叹是真精进吗?修行修到这般田地,她能够不入魔道,我们就由衷地替她念一声:阿弥陀佛,万幸,万幸啊!
这事明摆着,在家居士学佛修行,最起码要做到的,就是家庭要和乐。由家庭和乐到佛化家庭,由佛化家庭到佛化社会,由佛化社会到普度众生同登觉路,这才是学佛修行的要义和真谛!而那些因学佛造成家庭关系紧张,甚至破裂的,分明是学佛走上岔路,学成外道;虽名为学佛修行,实为坏佛败法——因为旁人也许会因他一人的所作所为,而误以为所有学佛人都是如此的自私自利,不近人情!既如此迂曲,又怎么能够成就无上菩提的佛果!
这样做的居士,原因即在于他们忘记了,忘记了居士学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自己在家修行的特点,绝不能是在家人做出家事!
那么,作为居士,是不是出家人的五堂功课就不能学了?这倒未必,有能力、有条件的居士能学好五堂功课还是值得我们赞叹的。然而,需要讲明的是,并非是所有的居士都非要去学五堂功课,能学则学,不能学,或学不全,也不必沮丧,灰心,各人有各人的因缘,能学会一经一咒,或别的什么经咒、佛号,也是很令人欢喜的。在家修行的居士做功课,更不是非五堂功课莫属。会五堂功课,而且有条件的——比如说独门独户,离群索居,不致影响他人——也可以做,但如果是有碍家庭其他成员的生活,那就绝不要去做。做功课的目的是提醒自己培植福德,精进修行,慎勿放逸,至于做功课的内容,在家修行的居士则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来制定,诵一部经,持一个咒,或者是念一定时间的佛号,都可以是做功课的内容。在做功课的时间上,在家修行的居士也不必照搬寺院里的规定,非要和出家师父一个点儿,居家过日子,关键是要步调一致,在家居士安排做功课的时间,同样要服从这个前提,尽量和家庭里其他成员的作息统一,或在取得认可支持的前提下,有所差异。
注:佛日讲,早晚课诵、过午不食、初夜后夜坐禅,是出家人的修行方式,佛陀为在家人所说的各种经中,都不见有要求在家佛弟子必修朝暮课诵、过午不食、初夜后夜坐禅的言句,这是大有深意的。在家人营生治事,闲暇有限,若亦按出家人的方式修行,容易贻误家事、国事,影响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是为佛法所不许。在今天,一个工作人员贻误工作而课诵、坐禅,便犯了盗戒,修定岂能成就。一个学生不顾学习去课诵、坐禅,功课学不好,便有负于家长、国家,也就是有负于佛法,是违背佛陀教诫之举。
若按佛陀所示的在家大乘道,则学习、工作、人事往还,不但不妨碍学佛,而且是学佛所必需。学习知识技术,不仅是自己立身活命所必需,而且是学通佛法、弘扬佛法所必需。不仅在家青年必须有知识技术,即使出家人,欲成大器,弘法利人,亦须广博知识。工作,是为民众服务,报众生恩、国土恩的实际行动。不少人只为自己着想,只把工作看作一类挣钱吃饭的手段,则工作对他便成了一种外来的负担,就算尽了力,也不能出生善果功德。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者为民众和社会着想,把工作看做奉献的机会,当作菩萨道来修,则何往而不是道场,即平凡的工作,也可出生世间、出世间的功德。至于人事交往,正是作法布施的机会。只要自己学习、工作好,道德高尚,学识丰富,生活愉快,热心助人,人们自然会尊重你,你讲佛法,他们也乐于接受,是为以身弘法。若能将自己锻炼成才,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有名望地位、钱财知识,则弘法度人,教化的效力更大。把学佛与学习、工作、生活看作两回事,以学习、工作为学佛的障碍,以不信仰佛教的人为对立面,当然会触处成碍,苦恼重重。即使出家,也难免事务牵缠的苦恼。纵然能保证早晚课诵、吃素、坐禅,一天只花那么两三小时学佛,其余大部分时间还在有碍的世法俗务中浸泡,就算不无受用,而欲期见道证果,怕要再等一二十生。
欲图速速进道,只有依大乘菩萨道,将生活、学习、工作、人事交往与学佛打成一片,即世间俗务而修出世间之道,把生活完全佛法化,把佛法融贯于生活的全过程,念念修行不辍,勤集福智资粮。就今天居家学佛的条件而言,这是最契机的法门,是大修行,能速得大果报。仅吃素、抽暇课诵、坐禅,是小修行,只能种些善根,难得即生了办。有志的青年,应按佛陀教诫,以大修行为本,至于小修行,能修固然好,无条件修者暂时不修,也未必为非。
在这里有一点还需要说明,有居士说,某某经只能在几点几点前诵,某某咒只能在几点几点前诵。这种说法在经中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无论哪个经咒,都是诸佛普度我们凡夫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的微妙法宝,无论何时唱诵,都能得到佛力的加持,拥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妙用。如果我们在实际的修行中能做到有时就诵,时时都诵,刻刻在诵,阿弥陀佛,这才是真正地不辜负佛以一大事因缘弘化娑婆世界的苦心。
至于做功课的地方,也并非不是佛堂就不可,没有佛像就不行。居士在家做功课时需要留意的是房间要静。静室有助于调节身心,可以更有效地帮助自己凝神提念,专心办道修行。对于佛堂、佛像而言,实则是可有可无的,因为若是我们念念是真善美圣,时时是仁义诚信待人,佛就是恒处心中的,比外在的多宏伟的佛堂、多庄严的佛像都具有实际的受用,我记得有个居士来问我说,师父啊,我请一尊佛像到底放啊里好呢?家里地方小,放厅里吧,太挤,又乱;放卧室里吧,总觉得对佛不敬;放走道里吧,又觉得我们人住得好好的,却让佛靠边站,啊……我赶快打断他说,不用讲了,你哪儿也别放了,就放在心里吧,这样不就没那么多事啦。当然,把佛放心里,这是从理上说,因为我们毕竟是末法众生,业深障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些。所以说,对绝大多数有条件的居士而言,在家中设一个佛龛或佛堂,用表法的佛像,来提醒自己,启发自己,见贤思齐,勇猛精进,实证无上正等正觉,也还是有必要的。
然而,一说到设佛龛、佛堂,我们就不能不提及目前居士中比较普遍的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佛龛是越精美越好,佛堂是越宏伟越妙——有些居士甚至还在家中佛堂张挂起长幡宝盖,摆放上钟磬铙钹,有事没事地就叮叮铛铛起来!而且以此为美,以此自傲,觉得很了不起。这实在是走上旁门邪道的“典范”!家庭不是寺院一样的宗教活动场所,居士在家中设佛龛佛堂的目的也不是和寺院建殿立像的目的一样,寺院是以神道设教,或宏伟壮观,或小巧精致,普度群机,使未信佛者生信心,已信佛者愈坚信,最终导引众生同归解脱彼岸;家中的佛堂仅仅是自修、自用。众所周知,我们佛教修行贵修心,贵在修去我们的贪、嗔、痴等种种杂心乱心,自证至真、至善、至美的佛心。如果在自修自用的佛龛佛堂上以繁复为美,以豪华为上,甚至呼朋引伴地相互炫耀攀比(想想我们的居士中有没有这种情况?),那岂不是与学佛修行的本意南辕北辙?这不是走上邪路又会是什么呢?
家中的佛龛佛堂,应以简约为美,以朴实为上。挂一轴与自己有缘的佛菩萨图画,或是供一尊令自己特别欢喜的佛菩萨圣像,前面敬奉几盘新鲜洁净的果品,再焚上一炉清香,也就完全可以了。除此之外,再去大操大办,那就简直是几近于劳民伤财,徒增家庭负担——有钱不如多花在做社会公益事业上,行善积德,自能多福多慧,助道修行。
在家修行的居士,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烧香问题。
我们在寺院里常常见到众多的居士大把大把地,一捆一捆地,甚至是整箱整箱地在香炉里烧香,他们认为多烧多福,多烧香说明我心诚。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偏见误解。这种偏见误解反映到生活中,就造成一系列的恶果,比如说,在行为上破坏卫生,污染环境;在信仰上,形成一种迷信现象,使我们佛教倍受现代文明社会的批评,成为落后不开化的代名词……所以说,多烧多燃的风气决不可长,更不可带到家里去。
居士在家中供佛,早晚各一支清香即可,不必求什么三支九支的。敬佛关键在于心诚,学佛也关键在于学佛一样的诚心。俗话讲,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学佛修行当然更是这个道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佛菩萨虽然是慈悲喜舍,广开方便,但却是无私的、平等的,如果说你多烧香佛菩萨就给予你多一些,那佛菩萨岂不成了人人痛恨的贪官污吏?那还是佛菩萨吗?!
其实,类似于多烧香多得福的错误认识,在居士中还有很多。像有些居士就认为,是居士,家里就该有佛像;还有居士认为,是居士,手里就该常拿有念珠;更有众多的居士坚决认定,修行就是念佛打坐,不打坐念佛就不是修行,是白过!……于是因这种种的认识,才有了有的居士不分场合,在单位开会发言也先来一句“阿弥陀佛”,搞得全单位人都怪怪的,觉得他别扭;也才有了有的居士不管大人怎么埋怨,小孩怎么哭闹,手头上怎么忙乱,他每天也要雷打不动地双腿往那儿一盘……我这样讲,绝不是说念佛打坐不是修行,更不是否认念佛打坐的实际功用,而是提醒在家修行的居士们,要切记念佛打坐只是众多修行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说法不在于嘴,禅修不在于腿」,这是在佛教丛林中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六祖也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打坐只是修心养性的基础方法之一,它并不是开悟的绝对方法,只有心的清净无杂、了了分明,才是证悟的关键。
古人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一个修行人,如果行住坐卧四威仪都能够恒处定中,这才是了不起的修行。况且,对于在家居士而言,修行最起码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修整规范自己言行,越修越行,越修越让家人欢喜,越修越让社会接纳,越修越让大众钦敬。这才是大修行,真修行!
福德从何而来呢?
居士都读过《修福积德造命法》、《文昌帝君阴骘文》,还有《了凡四训》等等一类的书籍,回答这个问题自然是轻车熟路,一句话,福德从行善而来。行善积德,善行得福,这是历代祖师大德和社会贤达在诸多的典籍中多次指明的,那么,作为三宝弟子,佛教信徒,我们就更要依法从教,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多学习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无处不现身的奉献精神。当然,我们所做的这个“善”和观音菩萨所做的比起来,那真是没法提,但也用不着比,因为我们虽然都是在学菩萨道,但毕竟还未成菩萨,像观音菩萨那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善、至善,恐怕没几个人能做到,不过,没关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可以先从和自己有缘的小善做起,从致力于建设和乐的家庭生活做起。
一提到建设家庭生活,有的居士可能会说,一说做善事,往往都是指什么修桥铺路、赈灾济贫、捐资助学,还有植树造林之类的,提建设幸福家庭生活是不是把我们的修行标准降低了?我们学佛的居士如果总想着建设自己幸福的小家庭,那是不是有些太自私了?当然不是!为什么呢?我们要知道:
第一,善行无远近。不能认为捐款救灾希望工程什么的才叫善,在家中恪尽家庭职责,孝敬老人、爱护子女什么的就不叫善。如果一个人在家中恶言劣行,在外却慈悲慷慨,我们只能说,像这样的人绝对是沽名钓誉的伪善。
第二,善行贵在日常坚持。一个人在某一次慈善活动中捐出大笔的捐款这并不稀奇,而一个人能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坚持善行善意却是最难得的。要不毛主席也说嘛,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啊。我们学佛不就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吗?坚持最难行、最难忍!
第三,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庭是国家的基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是由千千万万的小家庭所组成,如果我们居士们都能把自己的小家庭建设得幸福美满,那么,由众多的小家庭所组成的大社会自然也就稳定发展,社会稳定发展了,带来的当然是国家的繁荣富强,世界的和平兴旺。因而,对一个居士而言,建设幸福和乐的家庭生活,绝不是什么降低要求,自私自利,何况“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成为受欢迎、受爱戴的家庭成员都不能做到,或者说,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那么,这样的人走到社会上,我们还能期望他能爱别人,爱众生?期望他做到时时处处地让人挑大拇指,受人钦敬?由此可见,建设幸福的家庭生活,不唯不是自私自利,反而是对国家和社会作出实实在在的大贡献了!
说到建设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在这里我讲一个我亲眼所见的故事。有一个年轻的居士在寺院里和人吵架了,旁边的一个老居士就把她拉到一边,苦口婆心地给她讲学佛首先要能忍人所不能忍的道理,啊,“嗔是心头火,能烧功德林”啊。年轻居士听得不住得点头。我就想,看来,这个老居士还挺会作思想工作的。哪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那边老居士心满意足地刚走,这边年轻居士就脖子一扭,说,呸,还说我呢!你还不是刚和家里老头子吵完?看看,这就是没有建设好家庭生活的后果!难怪古人讲“己身不正何以正人”,自己都做不到,做不好,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别人?人家又怎么会听你的呢!
这里还要捎带着说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我们有部分居士在家和在寺院的表现简直是天上人间,相差太远。不少人在寺院里是又和气,又勤快,还整天和个弥勒佛似的笑呵呵,真叫人欢喜,可要是一让家里人说说她在家的样子,哎呀呀,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听反映,有些人为了不洗盘子不洗碗竟也能来个小吵三六九,更不用说,个别人为了家里人吃荤不吃荤的摔摔打打,鸡飞狗跳!在这种时候,我很难想像,像这样动不动在家里大闹天宫的人,也算是学佛修行?我这样说,有的居士可能接受不了,她们也许会说,这是天大的冤枉,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护法——比方说是为了能在寺院里做得更好,要保证休息啦,或者说,这也是为了度人——他们吃荤不是造业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下面要讲的,大家更要认真的听。
什么是真正的护法?
真正的护法可不仅仅是不顾家,不要家,长年泡在寺院里为寺院干活(这样最多称得上是小护法),而是能很好地利用自己是个居士的身份,深入民众,深入社会,弘扬妙法,普度众生!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观音菩萨也是现的在家像,如果她总想着到寺院里干活,认为这才是护法,那她还有时间去“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吗?还能是观音菩萨吗?当然,居士们也不要误会,我这样讲并不是反对居士到寺院里干活,我只是强调,我们做居士的不能把“护法”理解得太狭獈!
不饮酒和家庭应酬
每次讲课的时候,总有居士问,师父,我们在家居士总免不了应酬接待的,有时候不喝酒真过不去,可一想到是个居士,我们又不敢,这可怎么办啊?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大家,你有没有遇到这个问题,如果没有的话,那我就不讲了……有,那我告诉大家,每次我都是毫不犹豫地回答,那么麻烦干吗?你就喝。
这下好喽,我想恐怕有居士已经在高兴了,为什么?反正法师讲了嘛,喝,革命的小酒天天醉。那么,对这种人,我必要再说一句,你就喝吧,喝了就造业,喝了就受报应。为什么?因为你还没有听我仔细地讲明,为什么能喝,怎样才喝。第一,不饮酒是什么戒。是遮戒,前面四个是性戒。不一样的。所谓性戒,也就无论受不受戒,谁做了都是造业,都要受报;而遮戒,是说本性上并不是恶,不过是因为它容易遮蔽我们的本性,让我们造恶,所以才不去做。第二,对那些虽有酒精成份,但早已没有酒的意义的,你但喝无妨,如酒酿元子,炒菜用料酒等。第三,对确实是酒,而且,我也没能力把它想成不是酒的,怎么办?有时候逃不过去的,你也是要喝。但要明白,此时的喝不是因为你很想喝,也是就说不是因为心馋,而是因为现实情况的需要,而且,有把握不会喝糊里糊涂,忘了东西南北,能时刻保持清醒才行。绝不能死抱着戒条不知变通,结果搞得自己麻烦,别人也难过。当然了,如果人家对方本来很支持你学佛,知道你是不能喝酒的,这时候如果你再打着灵活变通,心中有佛的招牌非要和人家一起拼一拼的话,那你实在是多此一举,只能是属于哼哼一类了。哼哼是什么?大家想吧。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学佛是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是让我们生活越来越轻松的,如果一个人越学佛越感到麻烦和不便,越学佛越感到受到约束和压抑,那么,毫无疑问地,你肯定是学错了,如果再学到人见人烦,人见人以为你这个人有问题,有毛病,那么我更要告诉大家,在这时你就千万不要去学佛了,回家好好看看孩子,没事去逛逛马路,到公园里“嘭嚓嚓”吧,否则,再学你肯定是走火入魔。
学佛关键在会活学活用,是用智慧的佛法培养智慧的大脑,实现智慧的生活。如果一个人学来学去只学成一脑门的条条框框,无论做什么事,都得看看条条再说,就像过去有人看黄历出门似的,什么都要看书上写的,今天是不是吉日,如果不是,宁肯耽误事也不出门,这是典型的不知死活!要是这样,啊呀,这样的人还是不要学佛的好,因为太累,别人也累。你受罪,大家也跟你受罪,佛教也被糟塌完了。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人死后还有活过来的可能吗,人死之前的一些怪事》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朝鲜娶妻标准 跟我国有多少区别(朝鲜婚嫁)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香港警方承认的灵异事件,香港灵异怪谈

下一篇:安阳闹市区有个李鬼加油站河南昆仑能源回应我们有中石油商标授权

奇闻趣事排行

奇闻趣事精选

奇闻趣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