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轩辕泰山封禅之后才有了黄帝这一称呼吗,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10-15 03:51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科学探索 > 手机阅读

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原以后,就率领着他手底下的那些部族,向东进入九黎区域,也就是山东。在泰山,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

轩辕泰山封禅之后才有了黄帝这一称呼吗,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

最早的时候,帝王的祭祀,都是在郊外举行,称为郊祀。后来,就开始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当时的中原人认为,天下的群山之中,泰山是最高的,最接近天。所以,人间的帝王,应该到泰山的顶上祭告天帝,以得到上天的承认。“封禅”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一书当中。封是祭天,“登封报天”,就是在泰山顶上修筑圆坛,以报天之功。禅是祭地,“降禅除地”。就是在泰山脚下,修筑方坛,以报地之功。《五经通义》上说:“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所以,帝王封禅这个举动,是向人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君权神授。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都在泰山举行过封禅仪式。

轩辕泰山封禅之后才有了黄帝这一称呼吗,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

轩辕黄帝在泰山顶上,正在跪拜祭天的时候,天上忽然出现了“大蚓大蝼”,就是像牛羊一样大小的蚯蚓和蝼蛄。大蚓大蝼,那都是土地里的动物,象征着黄帝有后土的德行。于是,一众部族就拥戴黄帝,以土德称王。土是黄色,所以就号称为黄帝。

轩辕泰山封禅之后才有了黄帝这一称呼吗,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

关于黄帝这一称号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说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是天皇氏、地皇氏和人皇氏,对应着天地人三才。五帝是五方上帝,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一说,早在《尚书》里就已经出现了。五帝分别是:东方青帝,主木。南方赤帝,主火。西方白帝,主金。北方黑帝,主水。中央就是黄帝,主土。主火的赤帝,就是炎帝。而轩辕有土德,土居中为黄帝,所以就将轩辕称为了黄帝。黄河流域,泥土的颜色都是黄色。所以,黄帝这一称呼,实际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民族,对于土地的崇拜。所以现在,全世界的华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尊奉黄帝为“人文初祖”。

轩辕泰山封禅之后才有了黄帝这一称呼吗,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

泰山封禅之后,黄帝与各部落的首领,就召开了一个大会,绘制一个华夏族的标志。就像今天,一个国家建立以后,要定下国旗、国徽和国歌一样。经过讨论,与会一致通过,以黄帝部落图腾的蛇身为主体,从各部落图腾的形象中,取鹿角、虎头、鹰爪、虾目、马齿、羊须、鱼鳞、鱼尾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了龙的形象,以表示天下一统,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由来。

轩辕泰山封禅之后才有了黄帝这一称呼吗,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

轩辕泰山封禅之后才有了黄帝这一称呼吗,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

为何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就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了呢?

因为宋真宗成了封禅的标准反面教材,宋真宗封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导致财政失衡,天怒人怨、民心尽失,直接促成了北宋积弱的局面,所以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是历朝历代之最高峰。有宋真宗这个例子在这,以后历朝历代帝王都不再提泰山封禅了。

一、封禅的意义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即是帝王祭拜天地的典礼。在这种祭祀活动中,以泰山封禅最为隆重。封禅,就是古代帝王与天地的对话,在封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君权神授的观念,在禅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天子的权威,以便更好的集权。因此,每逢盛世,帝王必去泰山封禅。为何必定是去泰山,而不是其他山呢?因为《易经》上说,天地交界的地方,就叫做泰,而泰山是五岳至尊,群神之主,也是最接近天的高山,因此,历代帝王都选择泰山来封禅。

能够泰山封禅,是我国每个有抱负有理想的帝王普遍追求的。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记录封禅的基本条件有三条:公认贤明君主、太平盛世、天降祥瑞,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做到。

在秦始皇之前,举行了封禅大典的帝王有神农、伏羲、黄帝、炎帝、尧、舜、禹、汤、周成王等。有这些帝王标杆在前,除非极度自恋,一般的帝王基本上不敢拿自己和这些人相比。

当年秦始皇泰山封禅,事后下山,半路遇暴雨,不得不停下避雨这事都被儒生嘲笑一番,认为秦朝不受上天待见,封禅之后,秦朝二世而亡。所以后来皇帝对泰山封禅都比较谨慎。唐太宗李世民也算得上帝王中的佼佼者,但他想封禅泰山时被魏征所阻,原因是李世民玄武门杀兄,有道德瑕疵,所以没有资格泰山封禅。封建王朝中真正举行了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6位,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

二、宋真宗封禅

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至澶州督战,军心大振,杀死了敌军主帅,皇帝震慑于辽军的英勇,不顾寇准反对,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以宋朝每年向辽国三十万岁币结束了这场战役。

条约一签订,士大夫与民间怨声载道,士大夫认为这是耻辱盟约,民间百姓则因为多收税交给辽国而愤愤不平。为了平息众怒,王钦若提议宋真宗搞一场“造神运动”——封禅。

目的就是一举三得:1、可以借封禅提高君主的威望;2、可以转移民间和士大夫的注意力,平息民怨;3、是加强皇权集中,减弱文官集团的权力。其实真宗心里还有一个所求,那就是祈求皇嗣。

帝王要封禅,必须得百官之首宰相认可才行。宋真宗为此专门请了王旦喝酒,并送了一瓶酒让宰相带回去。王旦回家开瓶,全是夜明珠。王旦从中看到的宋真宗的决心,只好同意了。

1008年,宋真宗封禅开始,群臣纷纷表忠心,四处出祥瑞,一直到宋真宗驾崩之后祥瑞潮才开始消停。真宗的这次封禅最大的意义,是完成了对泰山封禅活动的终结,成了封禅的标准反面教材,从此以后历朝历代帝王都不再提泰山封禅了。

轩辕泰山封禅之后才有了黄帝这一称呼吗,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

为何宋真宗泰山封禅后,再也没有皇帝去了?

本来泰山封禅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历朝历代做出杰出贡献的统治者才有资格这么做,可宋真宗凭借自己之力改变了泰山封禅的性质,让后人都对此感到羞耻。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也就指的是古代帝王祭拜天地的典礼,而在各大祭祀活动中当属泰山封禅最为隆重。因为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被公认为是最接近天的地方,古代帝王自诩天子当然希望能够加强自己与天的联系,于是乎泰山封禅成为无数君王梦寐以求的活动。

不过并不是每个帝王都有资格进行泰山封禅的。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封禅的三个基本条件:公认贤明君主、太平盛世、天降祥瑞。

这些条件看似简单却很难同时做到,尤其是“天降祥瑞”这一点更需要某些契机。所以古代封建社会有过泰山封禅经历的皇帝并不多,只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共计六人。

秦始皇一统六国、创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他所做出的贡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所以进行泰山封禅合情合理;

汉光武帝刘秀同样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打败新朝的王莽,重新统一全国中兴汉朝,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因此同样有资格进行泰山封禅。

与秦始皇齐名的汉武帝刘彻的贡献自然不需多说,单单抗击匈奴这一点就让许多帝王望尘莫及,更不要说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作出的其他贡献,汉武帝亦是具备泰山封禅的资格。

唐高宗李治同样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李治先后消灭了西突厥、百济、高句丽,使得唐朝的版图面积达到最大水平,虽然说其他方面的作为稍稍有些不足,但也算勉强能进行泰山封禅。

唐玄宗李隆基后半生虽然有些昏庸,但是他前半生的贡献并不小,他发动唐隆政变,铲除韦后势力,中兴唐室并且开创开元盛世,所以也是有一定资本进行泰山封禅。

然而宋真宗赵恒与前面几位皇帝都有所不同。其他皇帝去泰山封禅是为了炫耀功绩的,而宋真宗只是希望后人对他的评价不会那么难堪,借助封禅来减少他们对自己的厌恶。

殊不知宋真宗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但是百姓对他厌恶至极,就连后来的帝王也对他无比好感全无,因为他的胡闹泰山封禅失去原本庄重神圣的意义,此后再无皇帝进行泰山封禅。

宋真宗在位时期他只做了三件事:檀渊之盟、咸平之治以及天书封禅。

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亲赴澶州督战,而后宋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杀死了辽军主帅。

或许是常年笼罩在辽军的阴影之下心里发生了一些扭曲,得胜之后宋真宗不但没有乘胜追击一举拿下燕云十六州,反而用失败者的姿态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希望辽国与宋朝和解,而宋朝每年会向辽国三十万岁币作为条件。

打胜仗后居然想着向对手求和?不得不说宋真宗真是皇帝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他也成为中原王朝历史上第一个放弃天朝身份并且承认了辽与宋并立局面的无能皇帝,是历代皇帝引以为戒的对象。

当然檀渊之盟并非没有给宋朝带来任何好处,它给宋朝换取了三十多年的太平时间,这段时间里宋朝经济迅猛发展,人口激增,全国上下一副繁荣富强的模样。这一段时期也被称为“咸平之治”。

最后再来说说“天书封禅”。事实上宋真宗在签订檀渊之盟后不久便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可是他身为皇帝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又担心自己死后史书对他“指指点点”。

这时宰相王钦若建议宋真宗制造天书降临的假象,名正言顺地进行封禅大典,从而消除人们对檀渊之盟的不好映象。宋真宗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便同意了王钦若的建议。

于是乎这两人自导自演了一场“天书三篇从天而降”的戏码,并且在文武百官多次建议之下‘勉为其难’地前往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当宋真宗带领众臣浩浩荡荡地前往泰山时,各地不断有献瑞之时事奏报上来,山出醴泉、天降甘露,反正这么玄乎怎么来,可以说宋真宗这次泰山封禅是历代背景最为强大、仪式最为隆重的。

泰山封禅以后,宋真宗身上就多了一层“神圣”的光辉,而广大百姓也渐渐忘记他签订檀渊之盟的耻辱行径,并且全国上下开始掀起“奏报祥瑞”的狂潮,一直到宋真宗去世才结束。

宋真宗功不抵过却自欺欺人认为制造献瑞景象,最后还厚颜无耻地前往泰山进行封禅,极大地损害了宋朝的国力,这也难怪后世皇帝会以他为耻,并且全都不愿意去泰山封禅。

总而言之,与其说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再无皇帝这么做,倒不如说他是泰山封禅的终结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泰山封禅庄严神圣的意义,使其成为羞耻的代名词,从这一点来看,宋真宗赵恒哪怕遗臭万年也不为过。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轩辕泰山封禅之后才有了黄帝这一称呼吗,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封神榜六大凶兽 马元脑后长手最为凶残另类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孕期正常孩子为什么会近视,应该怎样保护孩子的视力

下一篇:嘉靖为什么重用严嵩,严嵩被嘉靖皇帝追杀

科学探索排行

科学探索精选

科学探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