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著名考古学家王迅,中国考古史序言

发布时间:2023-11-09 04:40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今年秋天对于北大考古而言注定是格外悲凉的秋天,在大家还沉浸在“北大考古第一好人”刘绪先生(考古学人:刘绪先生学术著作目录)的时候,北大有名的“老顽童”王迅先生也在10月6日去世。给本来心情十分悲痛的考古界再来一次打击。

著名考古学家王迅,中国考古史序言

北大考古老顽童 王迅先生

王迅先生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北大在内蒙招生的第一批状元,在硕士阶段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的就他一个,后被保送博士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考古学博士,师从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在网络上王先生曾经因为吃鸡摆人骨而红极一时,而在我们这些学考古的学生都记得他关于东夷和淮夷的研究。以下为王迅先生的学术著作目录,供各位看官参考。

著名考古学家王迅,中国考古史序言

用鸡腿摆人骨的王迅先生

1王迅 《菏泽安丘崮堆龙山文化遗址》 《考古学年鉴》1985年,文物出版社。

2王迅 《简析一文中使用的逻辑方法》 《中原文物》1986年1期。

3王迅 《介绍》 《考古》1987年11期。

4邹衡 郅生龙 王迅 宋豫秦 《 菏泽安邱崮堆发掘简报》 《文物》1987年11期。

5王迅 《模糊数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考古与文物》1989年1期。

6王迅 《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2期 。

7王迅 《陶唐.土鼓.陶寺遗存》《中国文物报》1990年2月22日。

8王迅 《从商文化的分布看商都与商城》 《中原文物》1991年1期。

9王迅 《介绍〈考古学专题六讲〉》 《大学文科指导书目 历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10王迅 《考古发掘工地上的选择与析疑》 《文物天地》1992年4期。

11王迅 《考古发掘工地上的选择与析疑》 《文物天地》1992年6期。

12王迅 《燕园聚珍》夏商周部分 文物出版社 1992年9月。

13王迅 《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4月第一次在考古学上划分了东夷、淮夷两大文化系统。为中国东方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作了基础性工作。

14王迅 《东夷·淮夷文化对日本古文化的影响》日本《创大アジア研究》第17号 1996年3月论证了东夷、淮夷文化对日本古文化影响。

15王迅 《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考古与文物》 1997年第3期

16徐蕴(王迅) 《从先秦时期乐器看旋律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草原艺坛 1997年1期。

17李伯谦 王迅 《安徽省霍丘、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考古学研究》总第三期 科学出版社 1997年6月。

18王迅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三件商周青铜器与中国先秦时期蚕丝业》《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 1998年4月

19王迅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选(1998)》 夏商周藏品部分。科学出版社 1998年4月。

20王迅 《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 考古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4月。

21王迅 《腾蛇乘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6月

22王迅 《兔寄明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11月

23王迅 《鄂尔多斯猴子骑马青铜饰与〈西游记〉中弼马温的由来》《远望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12月。

24王迅 《说龙》, 《中华文明之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

25王迅 赵志军 〈Tiger Decoratiog on Early Bronzes〉,〈Orientations〉1999年 9期。本文后来收入东方杂志〈Orientations〉优秀论文集出版。

26王迅 《兔年的吉祥物》,《百科知识》1999年1期。

27王迅 《闲解〈红楼梦〉谜语》 中国文化报 1999年1月30日 第四版。

28王迅 《龙与龙舞》, 《中国龙文化与龙舞研讨会论文集》 重庆出版社 2000年8月。

29王迅 《中国青铜器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新探索》,《文化的馈赠》 考古学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

30王迅 《中国早期文明兴衰的人地关系简论》第五章《海岱地区》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31王迅 《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传统特征初探》,《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32王迅 《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夏文化论集》 文物出版社 2002年。

33王迅 《漫谈〈废墟与辉煌〉》,《中国艺术报》2000年11月3日,(艺术摄影专刊)第2版。

34王迅 关于《国宝回归 牵动人心》的发言 《北京青年报》2000年5月9日第19版。

35王迅 《壮美的古文明之旅》,《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25日。

36王迅 《五帝时代与夏代史迹的考古学观察》,《考古学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7王迅 《羊与中华文明》,《百科知识》2003年1期。

38王迅 《未年说羊》,《中国艺术报》2003年1月3日(中国收藏第一版)。

39王迅 《金鸡司晨---说鸡生肖》,《乙酉贺岁》 人民美术出版总社,2004年10月。

40王迅 《从商文化的分布看商都与商城》,郑州古都学会:《郑州商城发现50周年研究文集》2005年。

41王迅 〈苏鲁豫皖考古座谈会纪要〉发言部分 《文物研究》总第七期 1991年。

42王迅 《1998年鹤壁市、淇县晚商遗址考古调查报告》,《华夏考古》2006年1期。

43王迅 《20世纪夏商周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叁章七《早商青铜器研究》、第肆章六《晚商青铜器研究》。

44王迅 《 中国文物图典-青铜器辞条》,辞典2003年出版。

45王迅 《研究考古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的数学方法---谈考古学文化场》,《温故知新—面向中国考古学的未来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6王迅 《最早的珍珠项链和龙纹琉璃器》,《庆祝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全球化考古学的新前沿:明确中国的古代传统》 2008年5月。

47《诗三首》,《苗山报》1993年4月10日 第三版。

48《《英雄》传统有余 创新不足》(影评)《中国艺术报》2002年12月27日第4版。

49《中国人生活中的蛇》,《生活时报》1998年8月23日15版。

50《考古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51 《腾蛇乘雾》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修订版。

52 《兔寄明月》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修订版。

53 《河北临城补要村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 2008年2月29日,第2版。(与常怀颖、朱博雅)。

1王迅 《菏泽安丘崮堆龙山文化遗址》 《考古学年鉴》1985年,文物出版社。

2王迅 《简析一文中使用的逻辑方法》 《中原文物》1986年1期。

3王迅 《介绍》 《考古》1987年11期。

4邹衡 郅生龙 王迅 宋豫秦 《 菏泽安邱崮堆发掘简报》 《文物》1987年11期。

5王迅 《模糊数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考古与文物》1989年1期。

6王迅 《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2期 。

7王迅 《陶唐.土鼓.陶寺遗存》《中国文物报》1990年2月22日。

8王迅 《从商文化的分布看商都与商城》 《中原文物》1991年1期。

9王迅 《介绍〈考古学专题六讲〉》 《大学文科指导书目 历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10王迅 《考古发掘工地上的选择与析疑》 《文物天地》1992年4期。

11王迅 《考古发掘工地上的选择与析疑》 《文物天地》1992年6期。

12王迅 《燕园聚珍》夏商周部分 文物出版社 1992年9月。

13王迅 《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4月第一次在考古学上划分了东夷、淮夷两大文化系统。为中国东方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作了基础性工作。

14王迅 《东夷·淮夷文化对日本古文化的影响》日本《创大アジア研究》第17号 1996年3月论证了东夷、淮夷文化对日本古文化影响。

15王迅 《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考古与文物》 1997年第3期

16徐蕴(王迅) 《从先秦时期乐器看旋律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草原艺坛》1997年1期。

17李伯谦 王迅 《安徽省霍丘、六安、寿县考古调查试掘报告》《考古学研究》总第三期 科学出版社 1997年6月。

18王迅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三件商周青铜器与中国先秦时期蚕丝业》《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 1998年4月

19王迅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选(1998)》 夏商周藏品部分。科学出版社 1998年4月。

20王迅 《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 考古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4月。

21王迅 《腾蛇乘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6月

22王迅 《兔寄明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11月

23王迅 《鄂尔多斯猴子骑马青铜饰与〈西游记〉中弼马温的由来》《远望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12月。

24王迅 《说龙》, 《中华文明之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月。

25王迅 赵志军 〈Tiger Decoratiog on Early Bronzes〉,〈Orientations〉1999年 9期。本文后来收入东方杂志〈Orientations〉优秀论文集出版。

26王迅 《兔年的吉祥物》,《百科知识》1999年1期。

27王迅 《闲解〈红楼梦〉谜语》 中国文化报 1999年1月30日 第四版。

28王迅 《龙与龙舞》, 《中国龙文化与龙舞研讨会论文集》 重庆出版社 2000年8月。

29王迅 《中国青铜器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新探索》,《文化的馈赠》 考古学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

30王迅 《中国早期文明兴衰的人地关系简论》第五章《海岱地区》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31王迅 《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传统特征初探》,《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32王迅 《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夏文化论集》 文物出版社 2002年。

33王迅 《漫谈〈废墟与辉煌〉》,《中国艺术报》2000年11月3日,(艺术摄影专刊)第2版。

34王迅 关于《国宝回归 牵动人心》的发言 《北京青年报》2000年5月9日第19版。

35王迅 《壮美的古文明之旅》,《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25日。

36王迅 《五帝时代与夏代史迹的考古学观察》,《考古学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7王迅 《羊与中华文明》,《百科知识》2003年1期。

38王迅 《未年说羊》,《中国艺术报》2003年1月3日(中国收藏第一版)。

39王迅 《金鸡司晨---说鸡生肖》,《乙酉贺岁》 人民美术出版总社,2004年10月。

40王迅 《从商文化的分布看商都与商城》,郑州古都学会:《郑州商城发现50周年研究文集》2005年。

41王迅 〈苏鲁豫皖考古座谈会纪要〉发言部分 《文物研究》总第七期 1991年。

42王迅 《1998年鹤壁市、淇县晚商遗址考古调查报告》,《华夏考古》2006年1期。

43王迅 《20世纪夏商周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叁章七《早商青铜器研究》、第肆章六《晚商青铜器研究》。

44王迅 《 中国文物图典-青铜器辞条》,辞典2003年出版。

45王迅 《研究考古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的数学方法---谈考古学文化场》,《温故知新—面向中国考古学的未来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6王迅 《最早的珍珠项链和龙纹琉璃器》,《庆祝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全球化考古学的新前沿:明确中国的古代传统》 2008年5月。

47《诗三首》,《苗山报》1993年4月10日 第三版。

48《《英雄》传统有余 创新不足》(影评)《中国艺术报》2002年12月27日第4版。

49《中国人生活中的蛇》,《生活时报》1998年8月23日15版。

50《考古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51 《腾蛇乘雾》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修订版。

52 《兔寄明月》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3月,修订版。

53 《河北临城补要村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 2008年2月29日,第2版。(与常怀颖、朱博雅)。

著名考古学家王迅,中国考古史序言

现代技术考古有关书籍

上篇 考古探查、发掘与遗迹遗物的采集、保存
第一章 考古勘探
1 朱俊英:《考古勘探》,科学出版社,1996年。张宏斌:《遥感技未在现代考古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1988年10月7日。
2 朱来东:《遥感技术与农业考古》,《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
3 刘建国:《遥感考古的原理与方法》,《考古》1994年第4期。
4 D.R. Wilson, 1982,Air Photo Interpretation for Archaeologists, PP.10. St. Martin s Press, Inc. New York .
5 Michael B. Schiffer,1984, Advances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Vol.7, PP.300-301, AcademicPress, Inc. Ltd, London.
6 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熙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94-298页。
7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8煤田航测遥感中心宋德闻等:《秦始皇陵园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文物》1990年第7期。宋德闻等:《昭陵古墓葬遗址遥感解译和定位的研究》,《文物》1992年第7期;刘建国:《环境遥感在城址考古中的应用初探——汉长安城环境遥感考古的尝试》,《考古》1996年第7期;刘建国:《安阳殷墟遥感考古研究》,《考古》1999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汉唐考古研究室:《新疆库尔勒至轮台间古代城址的遥感探查》,《考古》1997年第7期;丁邦钧等:《遥感技术在寿春城遗址考古调查中的应用》,《科技考古论丛》,中国科学技术出大学出版社,1991年;曾朝铭、顾巍:《北京地区长城航空遥感调查》,《文物》1987年第7期。
9 宋宝泉、邵锡惠:《遥感考古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 福尔德·平格尔、宋宝泉:《航空摄影考古在中国应用之探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许志勇编译:《航空摄影与考古的基本方法》,《北方文物》2001年第1期。
12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13邓辉等:《利用彩红外航空影像对统万城的再研究》,《考古》2003年第1期。
14张寅生:《一种考古勘探新技术一一应用电阻率法勘探地下文物》,《文物》1987年第4期。
15《探查地下文物的新技术——物探考古》,《中国文钧报》1988年1月8日。肖梦龙、施玉平:《遥感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天地》1989年1期。
16蒋宏耀、张立敏:《考古地球物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71页。
17张维玺:《考古地磁学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89年第10期。
18 武汉地质学院金属物探教研室:《电法勘探教程》,地质出版社,1980年。
19 金国樵等:《物理考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20 钟世航:《用物探方法解决文物保护和考古中的某些难题》,《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第34卷第5期。
21 高立兵等:《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商丘东周城址考古勘探中的应用》,《考古》2004年第7期。
22 闫永利等:《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1998年第22卷第6期。
23 张寅生:《磁法在田野考古勘探中的应用研究》,《考古》2002年第7期。
24 阎桂林:《考古磁学――磁学在考古中的应用》,《考古》1997年第1期。
25钱复业等:《地面电探CT技术及其在三峡考古中的应用试验》,《考古》1997年第3期。
26 Alcock, L,Antiquaries Journal, 48, 6(1968).
27 高立兵:《探地雷达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1996年6月23日第3版。
28 高立兵:《地面透射雷达(GPR)及其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考古》2000年第8期。
29 姚萌等:《绍兴印山大墓GPR无损探测方法研究》,《科技考古论丛》(第2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6-121页。
30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的物探考古调查――“ 863 ”计划秦始皇陵物探考古进展情况的报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1 申斌、边德芳:《应用物化探方法研究殷墟遗址》,《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
32 伍宗华等:《汞的勘查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1994年。
33 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38-340页。
34 Clark AJ. SeeingBeneath the Soil: Prospecting Methods in Archaeology. London : B.T. Batsford Ltd.,1990
35
36曹兵武:《GIS与考古学》,《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
37高立兵:《时空解释新手段——欧美考古GIS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考古》1997年第7期。
38中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人类学系:《河南颖河上游考古调查中运用GPS与GIS的初步报告》,《华夏考古》1998年第1期。
39徐绍铨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8-189、204-205页。
40陆守一等:《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第199页。
41刘建国:《3S在考古领域的应用与研究》,《青年考古学家》总第12期,2000年。
42 于光远主编:《信息新视角――悄然崛起的地球空间信息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3 杨林等:《GIS技术在遥感航空摄影考古工作中的应用》,《科技考古论丛》(第2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3-78页。
第二章 水下考古
1 Bass, G.F. (1996).Archaeology under water. Thames and Hudson , London ; Wilkes, w. StJ.(1971).Nautical archaeology. David and Charles, Newton Abbot.
2 Bass, G.F. &Katzev, M.L. (1968). New tools for underwater archaeology. Archaeology,21,165-173.
3 (英 )基思·马克尔瑞著 戴开元等译:《海洋考古学》,海洋出版社, 1992年,第 28页。
4 小江庆雄著、王军译:《水下考古学入门》,文物出版社, 1996年 ,第 153页。
5吴春明:《海洋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
6 张寅生:《水下考古与水下考古探测技术》,《东南文化》 1996年第 4期。
7许志勇:《航空摄影与考古的基本方法》,《北方文物》 2001年 1期。
78宋宝泉、邵锡惠:《遥感考古学》,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0年,第 170页。
9 鲁娜:《探索蓝色文明——水下考古》,《地理知识》1999年 2期。
10 Bascom, W.(1972).A tool fordeep-water archaeology. ī . ? .N.A.,1,180-184.
第三章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
1 宋迪生等:《文物与化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2张承志:《文物保藏学原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3王昌燧:《科技考古论丛》第二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
  4王昌燧:《科技考古论丛》第一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
  5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编:《纺织品鉴定保护概论》,文物出版社,2002年。
  6郭宏:《文物保存环境概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
  7马承源:《文物保护科学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8中国文物研究所编:《文物科技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3年。
  9郭莉珠等:《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 马清林等:《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 王蕙贞:《文物保护材料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 贾文熙:《文物养护复制适用技术》,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
13 徐毓明:《艺术品和图书档案保养法》,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年。
14 周宝中:《文物保护科技文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2000年。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
16 龚德才:《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中国文物报》2003年。
17 赵振茂:《青铜器的修复技术》,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
18 周双林:《谈谈考古发掘中文物的现场保护》,《文物世界》1999年第4期。
下篇 遗迹、遗物的分析研究
第一章 考古测年
1 Libby,W.F., et-al,“Age Determination by Radiocarbon contents: World Wide Assay of NatureRadiocaron”, Science, Vol.109, (1949) P.227
2 Ferguson, C. W. A 7104-years annual tree-ringchronology for bristlecone pine, Pinos Aristate, from the White Mountain , Califonia. Tree-ring Bulletin, (1968)29, pp.3-29.
3 G. W. Pearson. Precise Calendrical Dating ofKnown Growth-Period Sample Using a “Curve Fitting” Technique, Radiocarbon, Vol.28, No. 2A, pp292-299, 1986.
4 王树芝.树木年轮分析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 2001-5-16-7
5 光谷、拓实.树轮纪年法.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2年
6 张雪莲.夏商周断代工程中 14 C测年是怎样参与解决历史时期年代问题的.中国文物报.2001-12-28
7 仇士华.中国碳十四年代学研究.科学出版社, 1990年
8 弗·温多夫著.加速器质谱技术在田野考古应用的进展.郭庆春译.中原文物. 1995(4)
9 蔡连珍. 14 C年代测定——史前考古断代方法之一.考古与文物. 1980(2)
10 王维达主编.中国热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研究.中国计量出版社, 1997年
11 仇士华、蔡莲珍.陶器的热释光测定年代介绍.考古. 1978(5)
12 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 1991年
第二章 文物形态结构与组成分析研究
1 仇士华、蔡莲珍:《现代自然科学技术与考古学》,《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出版社,?年。
2 Doran, F. E. & F.R. Hodson: 1975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Archaeology.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Cambridge; Orlove, B. S. 1983 Mathematics is Archae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Cambridge.-*9
3 狄拉克著 陈咸亨译:《量子力学原理》,科学出版社, 1965年,第 ⅴ 页。
4 张红:《关于自然科学方法用于社会科学的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9年 4月。
5 王培智等:《软科学知识辞典》,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8年,第 28页。
6 谢伟:《多媒体技术在文物事业发展中的运用》,《文博》 1999年第 1期。
7 李季:《编译与解读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史前考古学》,《东南文化》 2000年第 1期。
8 贾伟明:《数学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应用的探讨》,《考古学文化论集》(一),文物出版社, 1987年,第 34页。
9 段鹏琦:《石窟寺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
10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物》 2000年第 1期。
11 郎惠云等:《从成分分析探讨唐三彩的传播与流通》,《考古》 1998年第 7期。
12 金国樵等:《物理考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社, 1989年,第 267- 268页。
13 李科威:《考古类型学的计算机实现、问题和前景》,《考古与文物》 1990年第 5期。
14 仇士华、蔡莲珍:《科技方法在考古学上的应用》,《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0年。
15 裴安平、李科威:《雨台山楚墓CASA年代序列分析与相关问题探讨》,《考古》 1991年第 5期;《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0年。
16 于秀林、任雪松编:《多元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年。
17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化》 2000年第 1期。
18 陈铁梅、何弩:《计算机技术对河南省二里头二期至人民公园期陶豆分类的尝试》,《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40-345页。
19 杨伦标、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 1页。
20 朱乃诚:《概率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初步应用――以陕西渭南史家墓地的墓葬为分析对象》,《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技术实验研究中心:《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
22 李树根、董加礼:《模糊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吉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6年,第 50页。
23 王迅:《模糊数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考古与文物》 1989年第 1期。
24 陈铁梅:《多元分析方法应用于考古学中相对年代研究——兼论渭南史家墓地三种相对年代分期方案的比较》,《史前研究》1985年第 3期。
25 陈建立:《数学分析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中原文物》 2000年第 1期。
26 李士、秦广雍:《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 1991年,第 112页。
27范崇正、胡克良、吴佑实: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6, 1: 17。
28 王增林:《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考古中的应用简介》,《考古》 1994年第 11期。
29 李安模、魏继中:《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 60页。
30 Hatcher, H., et al,Archaeometry, 22, 133 (1980).
31 A. M: Pollard and H.Hatcher, 1994, The Chemical analysis of oriental ceramic body compositions:Part I: wares from North China , Archaeometry,36 (1), pp.41-62.
32 Hart, F. A., et al,Archaeometny, 25, 179(1983)。
33 Schoneniger, M. J.,et al, Journal of Archaeblogical Science, 8, 391 (1981).
34 周仁等:《中国古代陶瓷研究论文集》,轻工业出版社, 1983年。
35 马文宽:《中国古陶瓷的科技研究》,《考古文物与现代科技》,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 23页。
36 徐位业等:(文名)《敦煌研究》,创刊号,1983年。
37 张宝峰:《穆斯堡尔谱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 34、 35页。
38 张金萍:《文物的分析与检测》,《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39 李余增:《热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
40 Cheng, H. S., etal., Nucl. Instr, and Meth, 191, 391(1991).
41 金国樵等:《物理考古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第167-168页。

著名考古学家王迅,中国考古史序言

王迅的人物简介

王迅,1959年11月出生于浙江丽水。现为浙江省丽水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系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丽水市政协委员,丽水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艺术群文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丽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王迅书法作品获国际书画大展一等奖,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首届全国青年美术书法展一等奖,浙江省耕耘者书画展一等奖,浙江省群文书画展一等奖,全国第12、14届群星奖浙江省推荐展特等奖、金奖;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精品展,第三、四、五、六届经典与当代书风——全国获奖书家提名展,浙江书法二十家作品展,兰亭雅集全国书法双年展,第一、二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等。
书法论文入选首届全国青年书学研讨会,首届国际书法教育学术理论研讨会,全国第五届书法教育学术理论研讨会(获奖),文化部全国第三届蒲公英奖银奖。出版《书法教学散论》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著名考古学家王迅,中国考古史序言》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摩天岭旧石器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东契奇被驱逐!26+4+5遭淘汰,对着裁判比数钱动作,暗示他吹黑哨

下一篇:王哲林拒绝采访一脸不甘心!球迷声讨一夜 媒体人:回CBA又拿60+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