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滑齿龙:欧洲大型海洋爬行类(体长6米/长有鱼鳍)

发布时间:2023-10-31 09:01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滑齿龙是一种上龙亚目的海洋爬行动物,生存于1亿7000万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外形非常像是蛇颈龙,四肢呈现鱼鳍状,而脖子较短,嘴巴像鳄鱼,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利用鼻孔在水中搜寻猎物的气味,体长可达6米,属于大型古生物之一。

滑齿龙的外形特征

滑齿龙:欧洲大型海洋爬行类(体长6米/长有鱼鳍)

滑齿龙拥有着和克柔龙相似的外形,因为它们都隶属于上龙科亚目,拥有着类似鳄鱼的尖锐且平滑的牙齿,夸张、扁平且宽大的嘴巴,灵活的类似鱼鳍的四肢,不过滑齿龙和克柔龙最大的不同是,滑齿龙的皮肤会带有一定的保护色,脑袋大多是深色,而腹部则是浅色,因此如果有遇到威胁者的时候在它上面的时候,就不容易被发现,而浅色的腹部则能够在海底进行伪装。

滑齿龙的生活习性

滑齿龙:欧洲大型海洋爬行类(体长6米/长有鱼鳍)

科学家根据滑齿龙的牙齿就能判断出它属于肉食动物,而它的狩猎方式可能与现代的大白鲨非常相似,由于眼睛生长在头顶部,所以科学家猜测滑齿龙很可能都是从猎物的方向进行袭击的,大多采用的都是向上猛冲的狩猎行为。

滑齿龙:欧洲大型海洋爬行类(体长6米/长有鱼鳍)

滑齿龙基本上一生都是在海洋中度过的,等到繁殖季节的时候就会来到浅海海域产子,因为它们是卵胎生动物,所以并不是像乌龟一样直接产卵的。滑齿龙狩猎的主要是一些小中型动物,比如在牛津粘土层中就发现了不少的矛齿鱼颅骨,据研究很可能是滑齿龙吃剩下的残渣,所以科学家判断滑齿龙并非处于当时的顶级掠食者位置,任然有不少的其他肉食动物也以它为食。

滑齿龙的化石发现

滑齿龙:欧洲大型海洋爬行类(体长6米/长有鱼鳍)

滑齿龙的化石非常稀少,虽然在欧洲发现了不少,但也大多只有颅骨、牙齿等化石,科学家认为它不像大眼鱼龙那样有着超快的游泳速度,因为鳍产生的推动力并不是非常高效的,不过具有非常强的爆发力,所以很适合它进行一些伏击型的攻击,再加上根据它的颅骨可以判断它喜欢在水中使用嗅觉来追踪猎物,所以它是埋伏型猎手的可能更大。

勒苏维斯龙是一种剑龙科恐龙,第一批化石是在法国的部落Lexovi发现的,诞生于1亿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中末期,而勒苏维斯龙也是这一时期发现的最原始的欧洲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肩膀或者臀部长有长尖刺,而背部则长有板甲。

勒苏维斯龙的体型

滑齿龙:欧洲大型海洋爬行类(体长6米/长有鱼鳍)

勒苏维斯龙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体长只有5米,在770多种目前已发现的恐龙之中可以排到366位,类似于现代的一头亚洲象的大小,体型和阿基里斯龙、巧龙、比克尔斯棘龙非常相似,是法国发现的恐龙之中中等的恐龙。

勒苏维斯龙的外形特征

滑齿龙:欧洲大型海洋爬行类(体长6米/长有鱼鳍)

勒苏维斯龙具有非常典型的剑龙科恐龙的特点,背部沿着非常脊椎的部分生长着两排的骨质板甲,在靠近尾巴的部分逐渐变为了尖刺,大多是从颈后延伸到尾巴尖,在尾巴尖的部分还会生长出多个尖刺,并且在肩膀或者臀部的两侧和巨棘龙一样,也会分别长出一根非常硕大的长尖刺,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勒苏维斯龙的化石发现

滑齿龙:欧洲大型海洋爬行类(体长6米/长有鱼鳍)

勒苏维斯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欧洲的法国发现的,其中包含了一些板甲骨以及四肢骨骼,最初的时候被科学家认为是隶属于剑龙科的锐龙类中。这种恐龙最初的名字其实就是发掘地的地名,这个位于法国的部落就叫做勒苏维斯,所以也就以此为名了。

剑龙科恐龙的特征

滑齿龙:欧洲大型海洋爬行类(体长6米/长有鱼鳍)

剑龙科恐龙大部分都带有非常坚硬的尖刺和板甲,尤其是尾巴上刺最多,部分剑龙科恐龙的臀部或者肩膀处也同样长有两根大尖刺。不过剑龙科恐龙中也有很多的分类,每一个的细微差别都是不同的,比如钉状龙的板甲几乎全部都是尖刺形的,而剑龙亚科恐龙则尾部多带有板甲,数量大多保持在2-4对,锐龙则体型是其中最大的。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滑齿龙:欧洲大型海洋爬行类(体长6米/长有鱼鳍)》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澳洲4000多万年琥珀中包裹着2只正在交配中的长足苍蝇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男篮惨败,姚明卸下重任,20时,官宣新岗位,郭艾伦送祝福

下一篇:2-1拒爆冷!打满三局,国羽一哥顶过体能极限,世界第一怒吼翻盘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