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发布时间:2023-10-20 06:06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鼠龙是一种原始蜥脚类恐龙,未成年时体长仅仅只有20厘米,成年后最大体长也只有5米,所以它也是历史上发现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鼠龙诞生于2.1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主要以蕨类植物为食,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

鼠龙的体型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在1979年时发现的鼠龙化石可以估算出它的体长只有20厘米,几乎只相当于一只兔子的大小,而最大的也不超过35厘米,因此当时才被人取名为鼠龙,但是之后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这批化石是未成年个体,如果是成年个体的体长很可能能够达到3-5米,不过它也依然是目前发现的骨骼长度最小的恐龙,比耀龙、寐龙等不到1米的恐龙都要小上不少。

鼠龙的外形特征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鼠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所以它带有典型的植食性恐龙特性,那就是树叶状的牙齿以及细小的胃石,并且它也带有蜥脚类恐龙的明显特征,比如脑袋小脖子长,尤其是前肢和后肢都是五根指爪,都是呈现圆柱形。不过在幼年时期的鼠龙明显身材比例更夸张,脑袋和眼睛都非常大,而成年之后则会缩小很多,并且鼻子也会变得更尖一些。

鼠龙的生活习性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鼠龙在平时都是使用四足进行行走的,但是在啃食树叶的时候大多是抬起前肢之后,再利用后肢进行站立,不过由于四肢非常粗壮,所以它的速度非常缓慢。它的牙齿都是树叶状的,所以主要是以坚硬的植物为食的,比如蕨类、苏铁以及松柏类植物,除了树叶之外还有根茎等。

鼠龙的化石发现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鼠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1979年的时候于阿根廷发现的,其中包含了五六具的未成年龙化石,其中有些尾巴骨骼都是缺乏的,只有20厘米左右,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猫。并且在其他的地区都还发现了少量的蛋化石和两具成年颅骨。

单爪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体长只有1米,属于小型肉食恐龙之一,常年生活在沙漠地带,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修长的后腿和尾巴,这使得它有着非常强的奔跑能力。目前第一批单爪龙化石是在蒙古国发掘的。

单爪龙的体型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单爪龙属于沙漠的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体长只有1米,最小的甚至只有70厘米而已,还不如现代的一头河马大,在770多种已经发掘的恐龙中体格只能排到658位,大小几乎和棘齿龙、似金娜里龙和小力加布龙等小型恐龙相似,算是近鸟类的平均体长的水平了。

单爪龙的外形特征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单爪龙与始祖鸟类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所以它的外形和鸵鸟也非常相似,不仅后腿的肌肉有力且发达,而且它的全身都遍布了羽毛,还带有一些鸟类典型的骨骼特征,比如长有龙骨突、腓骨退化等,不过也有很多不同于鸟类的特征,一是单爪龙长有牙齿,虽然小但是密集,二是单爪龙的前肢非常短,甚至够不到自己的脸,但是却能够挖穿蚁穴。

单爪龙的化石发现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单爪龙的第一批化石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20年代,当时美国自然博物馆的专家罗伊·安德鲁斯领导着亚细亚考察队前往蒙古的戈壁进行考察,最终发现了历史上第一批恐龙蛋化石,并且在1932年的一天发现了一具小型兽脚类化石,当时还被认为是一种未知的鸟类恐龙,一直没有人研究,但是直到90年代又有人重返蒙古戈壁,再次找到了一批类似的化石。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据说这批化石有着类似象鸟的四肢,但体型极小,研究之后才发现这是一种新恐龙品种,最终为它取名为单爪龙,并且由于长有鹰嘴状的肘突窝,所以它的种名也取名为鹰嘴单爪龙。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感兴趣,还可以看看《CCTV5直播,中国男篮生死战+抢奥运名额,李凯尔救赎,启用第4内线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诸葛亮屯兵于阳平(诸葛亮兵屯五丈原与魏军隔河相峙)

下一篇:始蜥龙:古老的二叠纪盘龙目生物(形似巨蜥/长1米)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