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

发布时间:2023-10-19 05:42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格里芬龙是一种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最多可达9米,和慈母龙有非常密切的情缘关系。格里芬龙属于植食性恐龙,最先发现于北美洲,最大的特点就是鼻部带有凸起。

格里芬龙的外形特征

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

格里芬龙和大部分鸭嘴龙类恐龙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带有非常明显的鼻部拱起,鼻拱能在眼睛的前方形成一个非常高的小山丘,几乎和背部的最高点相当。并且就在格里芬龙拱起的鼻子中心还带有硕大的鼻孔,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之为鹰钩鼻。格里芬龙的嘴巴前端呈现喙状,是没有牙齿的,但是深处则有非常整齐且密集的小牙,更便于啃咬和磨碎植物。

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

并且根据格里芬龙目前最完整的一批化石,能够看出它的皮肤化石上带有很明显的鳞片痕迹,每个部位不同鳞片种类也不同,比如脖子处的鳞片就是正多边形,而背部沿着身体中线的部分则带有大量的锥形鳞片或者正方形鳞片,而在身体两侧的部分则带有扇贝状的长达3.8厘米的鳞片,而且这批化石可以说是目前为止保存最好的皮肤化石。

格里芬龙的生活习性

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

格里芬龙和大部分的鸭嘴龙科恐龙一样,都是彻头彻尾的素食主义者,看它们的牙齿和嘴部骨骼就能知道。据说它高高拱起的鼻骨很可能是用来进行斗争或争夺配偶权的武器,就像费尔干纳头龙厚实的头顶骨一样。格里芬龙主要是依靠粗壮的后肢进行行走,但是偶尔也会用到前肢,使用四足行走。

格里芬龙的化石发现

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

格里芬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1913年于北美洲的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发现的,当时正好位于雷德迪尔河附近,因此科学家认为格里芬龙也可能是长期生活在河流边的。而第三批化石则是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发现的,年代比第一批更早,但是只有两个骨骼碎片。

似金翅鸟龙是一种似鸟龙下目恐龙,诞生于8900-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被认为是杂食恐龙的一种。根据似金翅鸟龙的化石来看,在它之前很可能再没有出现其他似鸟龙科的分化,因此它很可能是最原始的似鸟龙类恐龙之一,第一批化石出产自蒙古。

似金翅鸟龙的外形特征

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

似金翅鸟龙的整体看起来非常像是鸵鸟,就像似鸸鹋龙一样,但是它的后肢脚趾共有4只,而不是像大部分的似鸟类恐龙一样,最侧面的两个脚趾几乎已经退化消失,只有3个脚趾。并且似金翅鸟龙的后肢不像其他似鸟龙一样修长,而是非常短粗的,也就表示它可能没有后期似鸟龙类的进化过程。

似金翅鸟龙的生活习性

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

似金翅鸟龙主要依靠两个健壮的后肢行走,而瘦弱的前肢则带有指爪,从牙齿就能看出它可能是杂食性的恐龙,但是主要偏向于肉食类,由于体长只有3.5-4米,所以基本上都是以昆虫、蜥蜴等小型动物为主食,偶尔会搭配一些树叶、灌木等植物。

似金翅鸟龙的化石发现

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

第一次发现似金翅鸟龙化石的时候是在蒙古国的巴彦思楞组,整具化石基本上还算是比较完整,其中只缺少肩带、前肢以及尾巴尖等部分,经过研究发现这可能是来自于一个未成年的似金翅鸟龙的身体,目前为止全球也只有这么一批化石。

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

原本在观察似金翅鸟龙的化石的时候,科学家是以为它的颅骨顶部长有一个角质骨,但是之后才其他人研究发现这块骨骼其实是放错了地方,原本它就应该是一个其他位置的颅骨,这也导致原本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原始物种,在1981年的时候,还是由一位叫做瑞钦·巴思伯的人将其划分出了一个单独的科属。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白垩纪鸭嘴龙科:格里芬龙 带有硕大的鼻拱(人称鹰钩鼻)》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施氏无畏龙:全球最大恐龙化石(长26米/尾椎骨占1/4)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鬼吹灯和盗墓笔记比较(鬼吹灯应该先看哪个)

下一篇:再见拉塞尔!再见范德比尔特!曝重量5换2交易,湖人得到波蒂斯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