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发布时间:2023-12-04 05:19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奇闻趣事 > 手机阅读

来源:央视新闻

随着天气转暖,珠穆朗玛峰迎来登山热潮,今年的情形尤其特殊,在通往峰顶的路段竟出现排队和拥堵现象,在高寒山区,这无疑是一场致命拥堵,短短两周内已有十几人在登山途中遇难。

珠峰南坡出现“致命拥堵”

加拿大电影制作人伊利亚•赛卡里,因筹备拍摄纪录片,本月他第3次登上珠峰。而在这次登山时,他拍下了一张令人惊骇的照片。照片中,攀登者排成一个纵队,向顶峰攀登,脚下踩过一具被冻住的尸体。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攀登珠峰是每一个登山爱好者的梦想。最主要的登山路线有两条,位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山路线和位于中国境内的北坡登山路线。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从2019年1月16日起,为实行珠峰垃圾清理计划,中国方面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同时,为了保护珠峰的生态环境,每年仅限春季开放攀登,登山人数控制在300人以内。

相比之下,管制更宽松的南坡线路自然就吸引了更多登山者。5月22日,有大约320人被迫在通往峰顶的唯一途径“希拉里台阶”上排起长龙。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希拉里台阶位于珠峰峰顶周围12米处一块几近垂直的岩石山壁,此台阶位于东南侧的山脊,处于珠穆朗玛南峰与珠穆朗玛峰顶的半途上,也是从东南侧登顶的路线中最后一个真正的挑战,素有“死亡地带”之称。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拥堵拉长登山时间 致多人丧生

海拔大约8790米,氧气水平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人体消耗氧气的速度会快于补充速度。没有足够的氧气,人体就会出现疲劳、头疼、呼吸急促等高原反应。再加上大风,天寒,人体功能在这个海拔高度完全无法正常运行。

5月22日,冒着冻伤和高原反应的巨大风险,300多名登山者被迫在“死亡地带” 排队两三个小时等待冲顶。然而,每多一分钟的等待都在加大死亡的风险。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登山爱好者 里扎:

这已经变成了一场死亡竞赛,因为出现严重的拥堵现象,但人们还是迫切地想要完成这项任务,他们试图登顶,这就等于是变相自杀,好事变坏。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珠峰拥堵非首次 尼泊尔对旅游业依赖严重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珠峰第一次“堵车”。七年前,珠峰就出现过拥堵的情况。同样的情况,时隔7年再次发生,一些人将矛头指向了尼泊尔政府。他们认为政府对外出售了过多登山许可证,政府只在乎登山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收益。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2012年,一名德国攀登者登珠峰时拍摄的珠峰拥堵的画面。

作为农业国,尼泊尔的经济比较落后。特别是2015年,一场7.8级地震给尼泊尔经济带来了毁灭性影响后,加深了尼泊尔对旅游业的依赖,而珠峰无疑是最吸引游客的目的地之一。

成本下降吸引更多业余登山爱好者

为吸引更多登山客,2014年,尼泊尔政府还将旺季的登山许可证费用从25000美元下调到11000美元,而且从不限制人数。据报道,今年春季,尼泊尔政府已经对外发出381张登山许可证,打破了去年的纪录。而每名登山者至少需由一名向导陪同协助,因此今年攀登总人数预计会达到1000人。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登山爱好者 里扎:

只要交钱就可以拿到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许可证,没有任何攀登珠峰的准则,我认为应该制定一个标准来评估是否有资格攀登珠峰。因为我看到的很多登山者都经验不足,他们甚至对攀岩一无所知。

几十年前,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大多数是经验丰富的登山者,但随着装备升级,后勤优化以及登山的相对成本下降,珠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业余爱好者和冒险家。面对商业登山需求的增加,尼泊尔的探险公司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一些不负责任的探险公司完全不了解外国登山者的需求,不管客户是否有资质,一律接待不误。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尼泊尔拒绝限制登山人数

随着登珠峰的人越来越多、死亡的人越来越多,舆论开始呼吁尼泊尔限制许可证的发放。对此,尼泊尔旅游局局长吉米雷表示,目前尼泊尔政府不会改变许可证的发放数量。

尼泊尔旅游局局长 吉米雷:

除非我们限制登珠峰的人数或者提高登珠峰的费用,只要登山者按照程序申请登珠峰,我们就不能阻止他们。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珠峰致命拥堵的背后既有尼泊尔政府的管理不善,也有登山者过于盲目和草率的举动。珠峰一直在那儿,但生命只有一次。对登山者来说,明智的转身和顽强的坚持,其实一样重要。

本文来源:世界周刊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在珠穆朗玛峰排队登顶,为什么会让人丧命呢?

珠穆朗玛峰的外观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巨型金字塔,这座海拔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一直是登山爱好者最想征服的山峰。但很少有人知道,曾经的珠峰高度竟然超过了12000米。似乎每年五月,都会传来更多登顶珠峰人士的死亡消息,而我国登山队再次进行珠峰高程测量也是在2020年5月27日完成。那么,为什么大家都选择在5月的时候登顶珠峰,为何排队登顶珠峰还会更容易让人丧命?


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看到横在路边的尸体,大概是不少登山者都会亲历的真实场景,从“绿靴子”到“沉思者”和“睡美人”,它们都是珠峰路上几百具尸体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高海拔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又何况是短时间内登顶珠峰还要自行下山,所以,所有攀登珠峰的人都需要准备好过硬的身体素质、充足的心理准备,以及在极端条件中的应变能力。

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每个登山者除了要克服身体的一切不适反应以外,还需要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雪崩这样的灾害性事件并不罕见。我们都知道,同一个地点在一年四季不同时间中的气候特征会有所不同,而珠穆朗玛峰也同样不会例外。而且,珠峰不仅海拔高,地形还特别复杂,所以该地区的气象情况也更加特殊,所以,什么时间点去攀登珠峰也是登山者能否成功登顶下山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而不少登山者都选择在5月攀登珠穆朗玛峰,其实就是因为这个时候该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对更加适应进行这项挑战。漫天大雪和十二级大风这样极端恶劣的天气,当然还是能躲则躲,毕竟空气异常稀薄的高海拔环境让人呼吸都变得很困难。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攀登珠峰的人数太多,甚至出现了需要排队登顶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需要耗费更多时间来排队。


而排队多出来的这些时间无疑是对体力的巨大消耗,甚至连自己携带的氧气也会因此而变得不够支撑下山。事实上,很多长眠珠峰的登山者,他们都是在登顶珠峰以后才死去,而很大因素就是因为体力难以支撑完往返全程,所以,排队登顶无疑会命丧珠峰的风险。所以,当有人质疑为什么死在路边的人没人帮忙掩埋的时候,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死后冻的僵硬的尸体其实要比生前的体重还要大一倍以上,而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高度呼吸都难,而搬动如此重的尸体却要耗费很大的力气,也就是说这其实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冒险。但实际上,珠峰上死去的人和这些后来的登山者并没有什么关系,又有几个人会为了素不相识的人冒着登顶失败、乃至生命危险来做这件事呢,何况他们并不是需要救援,而是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距离中国登山队第一次完成珠峰海拔高程精确测量已经过去了60年之久,而之后再次精确测得的8844.43米(岩石面海拔高程)也一直沿用至今。相信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位于尼泊尔和我国边境线上上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其大约8848米的海拔高度包含了岩石页面之上的雪盖高度。而珠穆朗玛峰这个名字的含义,其实就是藏语中的女神和母象结合而来的大地之母。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的确处于变化之中,只不过自人类实地测量出其高度之后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数值浮动主要是因为测量方式更加精确,以及覆盖在峰顶的冰雪层厚度会因为风吹日晒这样的自然环境因素而波动。虽然人类在地球上的进化时间只有几百万年,没能记载下珠峰从诞生到演化至今的完整过程。但是,地质学家们还是通过在相关区域发现的大量因为拉伸而变形的岩石得到证实:

大约100万年前的珠穆朗玛峰,其真实海拔高度应该超过了12000米,而这一点可以通过珠峰北坳层岩石高达150%左右的拉伸率来证实。

喜马拉雅山隆起大约始于6500万年前,珠峰发生断裂的发生时间则应该是1300万年前的样子。而发生如此大巨变的原因却并不确定,只是推测可能与珠峰自身过大的质量有关,但结果就是断裂之后进一步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演变成了如今这样。

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

珠峰上“绿鞋子”为什么20多年无人回收,200多具尸体无人管?

珠穆朗玛峰对全世界的登山者和喜欢挑战极限的户外运动者,有着魔一般的吸引力。对他们来说没有登顶珠峰可能是一辈子的遗憾。所以随着现代各种技术和装备的改进,以及现在有一些专业登山团体作为向导,让无数普通人只要舍得花钱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珠峰梦。

但是珠峰每年的死亡人数却一直居高不下,除了珠峰恶劣的环境低温和缺氧以外,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每年可以登顶珠峰的时间段只有几天的时间,而尼泊尔政府为了收入会在短时间内颁发数百份攀登许可证,所以大批的登山者会蜂拥而上,导致在珠峰的“死亡地带”严重拥堵。

“死亡地带”位于8000米以上,在这个位置以上氧气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即使有氧气瓶的辅助,登山者的大脑和肺部还是会缺氧,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判断力很快会受损。因此在2019年,珠穆朗玛峰遭遇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死亡人数12人,原因是登山者堵塞在了死亡地带被困在风暴中。

自人类1953年首次登顶珠峰以来,到2019年, 已经有超过4800名登山者登上了珠峰,所以现在登珠峰也不再是什么新闻,但其中有300多人命丧于此,大部分的尸体也长眠在了珠峰上,被冰雪覆盖。

然而,登顶珠峰每年还在不减热情的进行着。而那些躺在原地的尸体就成为了指引登山者的灯塔。其中最著名的一具尸体就是“绿鞋子”,它所在的位置十分特殊,是通往珠峰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跨过这具尸体就进入了“死亡地带”,这意味真正危险的到来,也说明山顶就是眼前。




“绿靴子”是每位登顶者必须经过的一具尸体,他是1996年一场暴风雪中遇难的3人之一。绿色靴子的故事


“绿靴子”是一具穿有绿色鞋子的尸体,蜷缩在珠穆朗玛峰东北山脊上的一个石灰岩洞穴里,每一个从这里经过的人都要从他的腿上跨过,很久来以人类并不知道他是谁,由于其格外引人注目的鞋子的得名。后来人类多方求证,才得知这是一位叫才旺·巴尔多的印度28岁男性,他与1968年4月10日出生在印度的萨克提,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个小镇上,家中有5名兄弟姐妹,他是长子,为了给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在10年级的时候就辍学,28岁的巴尔多是印度-西藏边境的一名警察。

他在1996年被选入印度登山远征队,计划在西藏北坡登顶珠峰,同年5月他们开始出发,一行的还有三名队员。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永远不会离开这座山。

这次远征的四人中只有一名幸存者就是哈哈詹·辛格。在途中由于天气情况持续恶化,辛格感到危险即将来临,于是敦促他的3名队员,包括巴尔多放弃登顶返回营地。但是其他队员坚持要登顶。然而,在返回途中遭遇了暴风雪,能见度为零。巴尔多可能是在慌乱中躲进了这个岩洞但在也没能出来,他的绿鞋子是所有珠峰遗骸中最显眼的,因此得名“绿靴子”。




上图是巴尔多死后,印度为其颁发的奖章

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只要经过绿靴子,登山者们就知道自己进入了喜马拉雅山的顶端,海拔近8000米的“死亡区”。与平原相比,这里只有三分之一的氧气。再加上低气压和极端低温,使得登山者在死亡地带行进及其困难。《登山运动章程》规定,登山者可以将遇难者留在原地,而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去进行救援。当自我生存本身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时,拯救他人自然是第二要务。

为什么珠峰上的尸体没有管?

先来看一个引发巨大争议的故事。


登山者大卫·夏普也在同一个山洞里加入了“绿靴子”。由于他孤军奋战,不听同行的劝告,结果峰顶失败了,他也被困在了同一个山洞里直到死亡。与“绿靴子”不同的是,大卫·夏普从被困到死亡的过程,至少有40个人从他身边经过,看到他还活着,但无一人帮助他。夏普的死引发了一场广泛的争论:登山是否只是为了登顶,而忽视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埃德蒙·希拉里爵士批评登山者无视大卫·夏普的死亡。


喜玛拉雅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墓地的称号,仍有近200具尸体躺在山脉中。变成了山体的一部分,被保存在冰里。


珠峰上可怕的天气状况,尤其是在死亡区,这些尸体被发现时,经常会与冰冻的地面融合在一起。一个普通的男性在常年的冰冻下体重可增至200多斤,所以救援和搬运尸体存在很大的困难。事实上,救援行动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其中也不乏许多人在帮助受困登山者的过程中因此丧命。所以在珠峰上人们总结出了一个真理:珠峰之上无人道。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珠峰拥堵14人丧生,怎么看待珠峰拥堵多人丧生事件》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新西兰浮潜者在海中畅游时近距离巧遇杀人鲸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长白山人参故事 传说,人参成精的故事

下一篇:关羽陆树铭去世原因曝光疑似因肾脏问题刘备发文悼念

奇闻趣事排行

奇闻趣事精选

奇闻趣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