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发布时间:2023-08-28 01:20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奇闻趣事 > 手机阅读

说起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重宝,很多人脑海里马上就会闪过“传国玉玺”、“华夏九鼎”等宝物的身影,事实上相比这几样宝贝,历史长河里还有一样无论是实际价值还是象征意义都不弱于它们的镇国重器——秦始皇十二金人”。

这十二尊“金人”,不仅来历成谜,而且价值连城,最重要的是,它和完全没有找寻头绪的“传国玉玺”不同,有一尊很可能残存到了今天,如果真能寻到,那恐怕是轰动全球的大新闻。

那么,这尊可能还存世的残存“金人”究竟在哪里呢?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不急,一切都还得从它那奇特的来历讲起......

第一、历代史料中的诡异记录

长久以来,各种史料中记载的一件事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

《史记索隐》中原文是这么写的:

二十六年有长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

这段话讲了一件事,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2年,在甘肃临洮这个地方出现了一群“长人”,秦始皇便将灭六国后收缴的兵器按这“长人”的外貌,铸成了12尊铜像,以示纪念。

《史记索隐》为唐代司马贞撰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记载在史学上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事实上不仅仅是《史记索隐》,汉初《淮南子》、汉末《三辅黄图》,以及北宋史学家宋敏求的《长安志》等等史籍里都明确记载了这件事。

而到了东汉,张衡甚至还亲眼见过这些铸造出来的“金人”。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明代复原的张衡浑天仪

张衡在著名的《西京赋》中写到,“高门有闶,列坐金狄”,此句中的“金狄”,便是指始皇帝铸造的铜像。除此之外,班固也见过,他在《西都赋》中也说“列钟虡于中庭,立金人于端闱”。

有这么多证据,很显然,秦始皇铸造“金人十二”一事在历史上确实是发生过的。

那么,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出现了,“金人”既然是以临洮出现的“长人”为蓝本铸造的,那这些“长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长人”一词,在中国历史记载中一般泛指“巨人”,而恰好在东汉官修史书《汉书.五行志》中,也进一步指出了这批“临洮巨人”的具体人数和身高。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汉书》编撰者,东汉史学家班固

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於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

《汉书》中说这批“临洮巨人”一共有12人,身高五丈,脚长六尺,以秦制换算过来,这些人身高大约有10米左右,脚印有1.2米长。

这是什么“人”?

简直诡异到了极点,也匪夷所思到了极点。

这个“临洮巨人”的问题,让两千年来历朝历代的学者们疑惑不解,现代不少学者都对此进行过研究,但由于没有实物出土,包括兵马俑中也没有,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目前有种看法,推测秦始皇铸造的“金人”是“夷狄”的神话人物,类似于三星堆里那些青铜大面具所代表的三星堆人“神明”一样。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三星堆青铜大面具,目前考古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三星堆青铜像是三星堆人祭祀所用“神像”

这个解释客观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有些学者并不认同,其中最主要一点反对意见是,秦始皇扫平六国、唯我独尊,根本没有必要去给他眼中的“夷狄”铸造神像。

所以,要真正解开这个“长人”问题,唯有找到那十二尊铜人,对实物进行一次彻底研究,那么“铜人究竟是否神像”的谜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十二金人”价值有多大?意义堪比传国玉玺

《三辅旧事》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鑄金狄人,立阿房殿前。坐高三丈,銘其後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爲郡縣,一法律,同度量,大人來見臨洮,其大五丈,足迹六尺。”銘李斯篆,蒙恬書。

这段记载很细致,说金人立在阿房宫宫门外,背后还刻有一段铭文,铭文内容其实就是把临洮“巨人”的事又给说了一遍,只不过这段铭文的来历却是非同小可,它是“李斯篆,蒙恬书”。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大秦赋》李斯剧照

李斯和蒙恬,一为大秦丞相,一为领精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的秦军大将,一文一武,俱为始皇帝左膀右臂,大秦王朝的定海神针。

“传国玉玺”地位很高,秦朝之后的皇帝如果没有得到它,常被人讥为“白板皇帝”,而它的待遇也不过是“秦王制造,李斯亲笔”而已。但金人的待遇,却似乎更胜一筹,是“秦皇制造,李斯拟文,蒙恬亲笔”,由此可见“十二金人”在秦王朝中地位的重要性。

事实上它后来的经历也佐证了这一点,据史料记载,在汉初时,它被刘邦从咸阳的阿房宫移到了长安的长乐宫大夏殿安置,颇有“汉承秦统”的意味在内。

之后王莽篡汉,他也对金人十分在意。

据《汉书.王莽传》,有一天晚上,王莽梦见有5个金人突然站起来大哭,王莽本身得位不正,深为恐惧,便派人去把梦中所见5名金人胸口的“皇帝初兼天下”铭文给凿了。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十二金人示意,目前对金人是坐是站,由于史料记载不一,又没有实物对照,所以目前还是个疑问

由此可见,金人对于秦后世的历代王朝,实有“天命正统”的强烈政治象征意义在内,而“传国玉玺”,也同样有这个典型特征。

除“正统”的象征意义外,金人本身也是有巨大价值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讲金人“各重千石”,《三辅旧事》中说的更细致些,“各重二十四万斤”,按秦制换算,每个金人至少有数十吨重。

关键是,铸造金人的原料为铜,铜在秦代直接等同于钱,因此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确实是动用了举国之力,以当时生产力,耗费如此天量的铜来铸像,恐怕连同时期的罗马也没这等浩大国力。

一尊金人几十吨重,就算只算它本身的价值,那也是极为惊人的。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

所以十二金人无论是它的自身价值还是对中华民族的象征意义,都称得上是价值无法估算的镇国重器,秦始皇作品,就算是泥土烧制的兵马俑,在今天都属于不折不扣稀世珍宝,遑论其他。

价值重大,意义非凡,那么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它们究竟在哪?

第三、追查“十二金人”下落之谜

金人这种庞然巨物,又在历朝历代统治者眼中关系到天下气运,因此历史上有关其流向的记载非常详尽,所以导致要追查金人下落,遇到的问题不是记载太少,而是记载太多了,不知哪份史料说的才是真相。

根据史料,金人下落目前大概有三种去向。

第一种:黄河落水说

前文讲到,秦灭之后,汉承大统,刘邦将金人搬到长安,历经两汉400年风雨,中途除了王莽派人去刮了点铭文外,一直安然无恙。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进京,招揽吕布、袭杀丁原,由此掌握了东汉朝廷。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董卓进京剧照

由于其带的西凉骑兵缺钱,史载董卓便将12尊金人中的9尊熔掉了铸成钱币,以充作军费。

《水经注.卷四河水》:地皇二年,王莽梦铜人泣,恶之,念铜人铭有“皇帝初兼天下”文,使尚方工镌灭所梦铜人膺文。后董卓毁其九为钱,其在者三。

接着郦道元又在《水经注》中继续讲到,三国时的魏明帝曹叡想把剩下的3尊金人从长安搬到魏国首都洛阳。但由于金人太过沉重,曹魏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就只移动到了灞河边,然后就彻底放弃了,于是金人便留在灞河旁边的黄土台塬上。

这个安置金人的台塬在西安极其有名,其名流传千年,也从未变过,唤作“铜人原”。

曹魏灭亡后便到了东晋十六国,后赵皇帝石虎派人把这3尊铜人从“铜人原”搬到他的定都之地河北邺城,以证明他石虎是“天命所归”。

不过好景不长,很快后赵就被前秦苻坚灭亡,金人便又落到苻坚手里,苻坚的前秦朝廷定都长安,因此他又想把金人从邺城搬回长安。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苻坚也是个爽快人,说干就干,只是苻坚也遇到了和魏明帝一样的问题——金人重逾千钧!所以苻坚只能将3尊分开运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时传国玉玺也在苻坚手中,可见他本人对金人和玉玺这两样“天命之物”确实看得极重。

前2尊的运输一路顺利,都平安到了长安,但第3尊运到半道时,出问题了。

此时前秦爆发内乱,苻坚兵败身死,他手上传国玉玺被人夺去,运到半道的这尊金人也就没人管了,当地官民知道此为始皇帝遗物,怕被乱兵所毁,就把金人推倒在当地的黄河里。

《水经注》对此事记载:

其一未至而苻坚乱,百姓推置陕北河中,于是金狄灭。

而之前已经搬到长安的2尊,也被毁掉铸成了钱币。

所以按这种说法,十二金人目前当还残存一尊,就躺在黄河里,静等世人发掘,让它重见天日。

而这段记载里最为关键的一点,即运到半道上的这尊金人究竟是被推到哪个黄河河段里?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君有段时间特别感兴趣,特意去查阅了不少史料模拟当年的运输过程,最后大致复原出两条运输线路。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金人运输两条古路线复原图(作者绘)

如上图所示,第一条路线(红色箭头所示)为邺城到洛阳,然后利用水力浮水而上,到达风陵古渡后过河,最后到达西安。

古代运输重物极为不易,似金人这种数十吨巨物光民伕队伍恐怕就得数百人,然后还需动用军队押送,而这条路线上名城大邑众多,可为运输队伍和押送军队提供必要后勤,而且还可充分利用黄河水力进行水上运输。

第二条路线(蓝色箭头所示)是直接从陆路到风陵渡,然后过河到西安。

这条路线优点是路程短,路上城邑也不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为什么认为两条路线都会在风陵渡过河,有3个原因:

一是此处为黄河古渡口,规模足够,二是此处是西安离黄河最近的渡口,路程最近,三是这里是中原到关中必经之路,风陵渡旁边,正是潼关。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黄河风陵古渡

历史上运输队究竟走的哪条路线我们不得而知,但按这两条路线,却可勾勒出金人落水的大致范围——洛阳到风陵渡的黄河段。

以上为历史上金人下落的第一种记载,第二种记载则残酷得多。

第二种:金人全毁说

《三国志.董卓传》中记载董卓毁掉的不是9尊铜人,而是10尊!

椎破铜人十及锺鐻,以铸小钱。

这样加上后来苻坚运到长安的2尊也被铸成了铜钱,所以十二金人全部被毁,无一幸存。

那么究竟是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说的准确,还是西晋时期陈寿《三国志》讲的明白呢?

这两人所处时代离东晋都比较近,应该说他们两人说的都有可信度,但客观上看,郦道元的说法更有说服力一些。

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

郦道元雕像

原因倒也简单,郦道元讲的细节更多,记载中人名地名一一列明,这表明他很可能是真正去研究追溯过金人下落一事的,而且郦道元《水经注》更多的是偏向地理科学著作性质,记录要客观的多,但陈寿的记录就轻飘飘一句话,显然郦道元的话更令人信服。

除以上两种看法外,现在还有第三种推测,有人根据秦始皇生平研究认为,十二金人哪都没去,它们就埋在秦始皇陵里。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认可的学者也不太多,毕竟张衡和班固都在长安城亲眼见过这12尊铜人,说它们埋在秦始皇陵里确实置信度不高。

十二金人下落之谜的追查脉络到此算是清晰,3种看法各有千秋,不过显然《水经注》中所言的残存一尊更令人信服。深切期望有一天能对洛阳至风陵渡段黄河进行一些探测,假如真有一尊铜人躺在黄河河底并被最终发掘出来,完全可称得上是今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又一辉煌幸事。

文/梦醒锦官城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秦始皇的12金人去哪了,秦始皇所铸造的十二金人都去哪了》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普洱最贵的茶是多少钱,普洱茶最昂贵多少钱一斤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杨振宁自曝遗嘱内容,时日不多的他,其实早就看清了翁帆的真实嘴脸

下一篇:法国黎凡特裸体岛太开放:聚集大量裸体主义者(回归自然)

奇闻趣事排行

奇闻趣事精选

奇闻趣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