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配享太庙的汉臣,唯一入太庙的汉臣

发布时间:2023-08-20 02:05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科学探索 > 手机阅读

配享太庙的汉臣,唯一入太庙的汉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赵立波

如果用顺风顺水来形容张廷玉康熙时期的秘书工作,那么雍正的继位则让他再度搭乘到官场的顺风大船。

雍正初登基,仔细留意身旁大臣,考察班底。当他看到张廷玉“气度端凝,应对明晰”的这种稳重和思维逻辑性强的极好印象后,仅仅在康熙去世四个月后,就迅速提拔他做礼部尚书,转年又任命他为翰林院掌院学士,监管翰林院。雍正四年,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再两年后又兼任吏部尚书。雍正七年,成立军机处,任命张廷玉为首席军机大臣,至此,张廷玉达到汉族大臣所能提升的最高位置。

雍正对文秘工作水平要求非常高,加之大量的文字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合适人选分担,可众所周知,雍正对科举出身的官员素来缺乏好感,并一度与科举出身为代表的杨明时、李绂等文官代表发生严重分歧,甚至认为科甲出身的官员已经形成朋党,为此他定调说:“师生同年联络寻私灭公,有的读书人经常发表惊世骇俗的歪理邪说,这个危害最大。”。

雍正固执地认为,科举出身的知识分子们最难管控,因为他们善于隐藏包裹,彼此袒护,不易被察觉,一不小心就会被迷惑过去,且不是个体问题,而是历朝历代不断积累扩大的问题,对国家和政令的危害也更大。因此他一再表示要把官场中科甲人的“唐宋元明积染之习,尽行洗涤。”

配享太庙的汉臣,唯一入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该是整个清代做秘书最成功的一个,由于雍正为政细致繁琐,巨大的工作量必须要有合适人选分担。张廷玉谨小慎微,不事张扬,深合雍正意。由于工作紧密相连,君臣感情非常融洽,张廷玉生病,病好后进宫。雍正说:“我前两天对近侍们说,我连日臂痛,你们知道吗?众人惊问其故。

雍正解释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此人如朕手臂,这不就是我臂痛吗?”。雍正性情真实,感情丰富。对于肯为实心干事,肯卖力气的张廷玉由工作的认可上升到了个人深厚情谊。

雍正八年(1730年)的一天,突然要赏给张廷玉两万两银子,张廷玉连忙跪倒谢恩辞谢,雍正对他颇动深情地说:“汝非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乎!领赐勿谦。”

注意,在雍正的话里说他是大臣中第一卖力的人,其中虽可商榷,但在雍正关怀务虚工作的张廷玉上确是真情流露。雍正遇到自己精力不济或是身体有病不能正常工作时,凡有密旨,都交给张廷玉处理,后来雍正饱含深情地回忆说:“彼时在朝臣中只此一人”。

配享太庙的汉臣,唯一入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回家探亲,行前雍正赐给他玉如意说:“愿尔往来事事如意”,同时赐给他大量物品和内务府出版的珍贵图书,还给他写了一副对联:“天恩春灏荡,文治日光华”张廷玉感动万分,此后每逢春节都要把这幅春联贴在门口,以示荣耀。

几天后由于想念张廷玉,就写信给他说:“朕即位十一年来,朝廷之上近亲大臣中,只和你一天没有分离,我和你本是君臣,但情同密友。”

张廷玉的工作状态基本没日没夜,一日晋谒三次,更是家常便饭。在皇帝身旁工作,随时都可能因一丝一毫而彻底葬送一切努力,张廷玉无时无刻不谨小慎微,尽一切可能把自己变成如同雍正的影子那般契合。

在朝期间,他因为不轻易谋取私利,舆论对他的评价良好,认为他淡泊宁静,气质和平,后来的乾隆皇帝也夸奖他“风度如九龄”。他平日里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办事较为公正,没接到过对他任何的贪渎指控。

仿佛可以透过几百年的空气依稀能感受到他该是一个温文尔雅,话语较少的谦谦君子的模样。

在他名位登峰造极时,大儿子张若霭考取了一甲三名探花,张廷玉听说后“惊惧失措”,立刻向雍正“免冠叩首”,恳切请求雍正降低其儿子榜上名次。张廷玉的理由是“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鼎甲,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之先。”雍正听后非常感动,认为张廷玉思想境界和心胸都非常人可比,于是同意张廷玉恳求,将其子改为二甲一名,并把这件事在谕旨中公布,表扬他的高风亮节。

配享太庙的汉臣,唯一入太庙的汉臣

不仅性格不事张扬,而且在政治嘈杂的环境中,不多说一句话。在朝中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可谓做事谨守底线,坚守原则。张廷玉如同雍正帝的密码箱,除了雍正本人,任何人都不能得到关于帝国的一丝机密。在紧密服务雍正十三年期间,几乎参与当时每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每天都要起草大量文字,对外、对内,发布雍正意图,却丝毫看不到张廷玉的痕迹。

参考资料:《清史稿》

“朕就是这样汉子”,雍正为谁写下这句动情朱批?

雍正:朕没有你这样农家乐审美的儿子!乾隆:皇阿玛你听我解释

配享太庙的汉臣,唯一入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为什么会成为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在满清朝代,张廷玉应该是最幸运大臣之一了,他29岁中进士,被点为翰林;33岁获得一次与康熙交谈的机会,成为了皇帝身边的贴身小秘书;45岁成为礼部侍郎。康熙去世后,雍正对他更加重视,升为礼部尚书,参与机密,累次升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管吏户两部,权倾朝野,并赐他配享太庙。

在传统的政治中,伴君如伴虎,做皇帝的近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在专制政治的高层,更是处处陷进,步步危机。但他却如履平地,步步高升,走出一波惊人漫长的大牛曲线,成为清代文臣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张廷玉剧照

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难伺候的皇帝,对科举出身的汉族大臣尤其缺乏好感,但对张廷玉却一见如故,欣赏至极。不论大事小情都要和他商量,凡有谕旨均由他缮写。雍正与他君臣相处十三年,感情至好,甚至一天也不能分离。

截至乾隆十三年前,张廷玉在政治最高层一直稳如泰山,四十多年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而这一切,张廷玉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专业技能过硬,敬业程度高

张廷玉才华过人,康熙43年到南书房上班,他的主要工作是替康熙起草文件,实际上就是秘书。皇帝的意思只需要口述一次,他就能领悟,并且当场就能写成稿,让皇帝过目,每天写的旨意不下十道,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雍正剧照他做事非常勤勉,经常下班后主动加班,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白天写的文件,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一发现有需要改的地方,立即起床修改。

他记忆力过人,对中央各部门大臣、地方官员的出身、经历都耳熟能详,他的大脑就如同一部活档案库。

对他的办事能力,雍正曾这样称赞:“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所不能也。”

他还有一个条件是普通人不具备的,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张英,所以他从小就受父亲教育:如何为臣、如何做事。他学会了父亲的独门心法后,入朝为官更是如鱼得水。


为官清廉,以不争为争

他知道要想从皇帝那里得到功名富贵,而又不被皇帝这只猛虎所伤,需要以退为进,以无求为求,以无私来营私。

所以他为官数十年,事事都从皇帝的角度去考虑和判断,从不主动地为自己谋取私利。雍正十一年他的大儿子张若霭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张廷玉知道后,当即表示:自己的儿子是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的名位,请求将自己儿子的名次往后降。雍正听后十分感动,将他的儿子改为二甲第一名,并将这事昭告天下。


他为官清廉,平日生活没有不良嗜好,办事公正,从不贪污受贿。他做主考官的时候,有人想买通他,却被他严辞拒绝。他从来不主动为亲人争取利益,所以皇帝对他家的子弟都很照顾。每次雍正赏赐他东西,他都推辞谦让,反而获得更多赏赐。

熟读历史,懂得为臣之道

作为雍正的近臣,张廷玉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必然粉身碎骨。而张廷玉的为臣之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从不与领导作对:绝对不因为政治思路和雍正产生冲突,他不做政治家,只做秘书,任何事情都不打折扣的执行。


二:工作保密性强:他做事不仅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去思考,同时还顾及雍正个人心理隐私。雍正对他非常信任,人事决策都征求他的意见,他却从来不会透漏任何一丝风声。

三:谨言慎行、不结交官员。张廷玉每天退朝回家后,都要把当天的事细细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说错的话、做错的事。他从不将朝上的文件带回家,也很少交接外官,在朝中为官多年,从来没有和封疆大吏、外省高官交往。


四:功劳都是领导的:他经常与雍正促膝密谈,一商量就是很长时间,他参与朝中所有的大事小情,却没有一件功绩归于自己。连《清史稿》都找不出他一生做了什么大事情。所以这样一个做事谨慎,事事从领导的角度出发,从不抢领导功劳,办事得力又用心的人,岂有不受重用之理。

资料参考《饥饿的盛世》

《张廷玉年谱》

配享太庙的汉臣,唯一入太庙的汉臣

为何张廷玉能成为大清,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清朝的太庙分为东、西两殿,东配殿供奉的是宗室王公,比如开国功臣代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恭亲王奕奕欣等十四人;西配殿供奉的是非宗室功臣,比如扬古利、额亦都、复康安等十二人。

太庙

平均下来,一个皇帝才有一个非宗室功臣配享,张廷玉是其中唯一的汉人。可以说这是一项极高的殊荣,也能看出雍正对其重视。张廷玉又有何过人之处,能得到雍正的青睐?

对“人臣之道”研究得足够透彻

人臣之道就是如何做臣子,怎么伺候君主。《易经》中就有关于臣道的记载,主张大臣要阴柔,自己默默无闻,将所有的功劳都让给君王。

儒家对臣道的研究非常重视,早已经将为官之术总结成文。早在春秋,荀子就专门写过一篇——《臣道》。荀子说,伺候君王,就要首先分析君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昏君还是明君,然后对症下药。

雍正

在以儒学为做官准则的大清,这些书上的“人臣之道”,对于进士出身的张廷玉而言,只不过是入门级的教科书而已。

张廷玉是桐城的官宦世家,父亲又是大学士张英。张英为官相当成功,几十年没出现失误。因此,张廷玉为官,是有家传的,这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父亲张英对张廷玉不仅言传,而且身教。

张廷玉

张廷玉与年羹尧是同榜进士,又同时授职翰林院检讨,所以刚开始走得比较近。张英毕竟为官多年,慧眼识人,一眼就看出年羹尧的“毛病”,断言将来会出问题,于是就让张廷玉离年羹尧远点。果然,后来雍正打击年羹尧,“相关人员”一并出事。

在家庭“为官氛围”的熏陶下,张廷玉显得特别成熟,言谈举止也很得体。

天生就是当秘书的材料,专业过硬

张廷玉的第一项才能是极强的文案功底。张廷玉从入职南书房起,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文案才干。他记录皇帝的话,特别准确,速度也足够快。雍正看重他,也是因为这一点。

雍正继位之初 ,每天要发布十几道圣旨。雍正只需口述,张廷玉就有本事在几分钟之内将口语变成一篇文言文,而且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张廷玉

张廷玉的第二项才干是超强的记忆力。张廷玉的大脑就是一个数据库,全国几百号高级大臣的简历,他都一清二楚;全国一千多县令名字,张廷玉能马上脱口而出。所以,只要有张廷玉在身边,皇帝根本不需要查阅资料,对他的依赖性只会越来越强。

张廷玉的第三项才能是精通满语。清朝中前期,皇帝办公时,最机密的文件都是用满文记录。要是不会满语,很难进顶端决策层。就好比在外企工作,不会英语,就无望进管理层。张廷玉很有先见之明,考中进士后,花了两年时间学习满语。

张廷玉

要想得到老板重视,先要在专业上出类拔萃。张廷玉成功的基础是过人的才干,让皇帝用起来特别顺手,很快就成了雍正离不开的贴身秘书。

为官谨慎,不贪图名利,没有私心

皇帝最防备的是什么?大臣得寸进尺的私心。你必须表现得没有私心,才能最终满足自己的私心。

张廷玉处处都能站在皇帝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不植入个人私心。他年轻时当过科举主考,有人想买通他,让他透漏试题。张廷玉写了一首诗,“帘前月色明如昼,休作人间幕夜看”,很文雅地拒绝对方的要求。

张廷玉

在功名利禄方面,张廷玉也表现十分谦让。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曾经考中探花,这事放在别人家,肯定欢天喜地。但是张廷玉知道后,第一反应是“惊惧失措”。

他立刻跑到宫中,向雍正请求,把自己儿子降为二甲。雍正一听,大为感动,于是将张若霭降为二甲头名。然后,雍正又特地发布谕旨,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目的就是表彰张廷玉公忠体国,大公无私。

雍正和张廷玉

张廷玉在政治上有句名言,“万言不当,不如一默”。再有才华,说的再多,不如一句不说,说得越多,犯错的概率越大。

张廷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谨言慎行,谨慎到每天回家,他会把带回家的草稿烧掉。留下文字,就是留下把柄。张廷玉当了几十年的官,没有留下一封与官员的信件,这就避免了皇帝的猜疑。

张廷玉有才干还谦虚谨慎,自然容易赢得皇帝的赏识。雍正视张廷玉为肱骨之臣,雍正朝每一项重大措施背后,都有张廷玉的影子。张廷玉一路高升,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负责户部和吏部,还兼任军机大臣。

雍正

身处高位,张廷玉不做决策者,只做执行者;不做能臣,只做秘书,将功劳都让给了雍正。雍正生前离不开张廷玉,让其入太庙,以便去世后还能继续辅佐自己。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配享太庙的汉臣,唯一入太庙的汉臣》感兴趣,还可以看看《美丽神秘的蝴蝶星云:恒星生命最后阶段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海王星的环是怎么形成的,海王星的行星环数量/5个

下一篇:哈雷彗星下一次何时出现?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现一次

科学探索排行

科学探索精选

科学探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