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发布时间:2023-09-10 11:03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鸟鳄龙是一种初龙类生物,和恐龙、翼龙等物种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外形就像是小型肉食恐龙,既能使用两足也能使用四足进行行走,但是它并不属于恐龙类,和同时期诞生的腔骨龙类很相似,体长只有1米,主要以昆虫或者蜥蜴为食。

鸟鳄龙的体型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鸟鳄龙体长只有1米,甚至还不如一个成年人那么高,这样的体型如果和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相比,它只能排到641位,大小甚至还不如现代的一只大型犬,类似于吐鲁茨龙、足羽龙等小型恐龙的体型,站起来可能刚刚能够与成人相比。

鸟鳄龙的外形特征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鸟鳄龙的外形和鳄鱼非常相似,但是它的嘴巴没有鳄鱼那么宽阔且扁平,而且鸟鳄龙的四肢都是相对较长的,尤其是后肢极为修长,必要的时候它还能通过修长的尾巴保持平衡,从而实现后两足行走。它虽然不是恐龙,但是体型和非常相似的腔骨龙类相比,它的体型相对更大一些,所以在当时它也算是非常凶猛的掠食者之一。

鸟鳄龙的生活习性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鸟鳄龙和派克鳄的关系非常近,这使得它们都有着非常相似的习性,比如它们主要都是以昆虫或者小型蜥蜴为食,因为它们的牙齿非常细小且呈现圆锥状,所以一旦咬住之后就会无法挣脱,前肢虽然短,但是依然长有极为锋利的指爪,能够辅助狩猎。鸟鳄龙平时都是以四足行走,但是由于前肢较短,所以在奔跑或者需要快速行动的时候,它就会选择只使用后两足。

初龙类生物的特征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初龙类生物基本上是统指所有诞生于中生代时期的爬行类,其中不仅包含了恐龙,还有槽齿类,比如翼手龙、古鳄类等,属于和恐龙亲缘关系最近的几个本家。初龙类在三叠纪时期就达到了鼎盛,这主要也是因为它们演化出了能够直立四肢的身体结构,从而实现了比哺乳类更快的进化。

乌克提纳翼龙是一种翼龙目下的古魔翼龙科生物,诞生于白垩纪初期的阿尔比阶末期,目前仅发现了一块口鼻骨骼化石,于美国的德州境内发现,所以只能得知它的总长可达15厘米,其中第三对牙齿是最大的,长度可达17.7厘米。

乌克提纳翼龙的外形特征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根据乌克提纳翼龙目前的化石来看,只能得知它脑袋的大致样子,它和其他的翼手龙类生物一样,颅骨都异常的细长,并且头上还长有头冠,而乌克提纳翼龙的头冠独特的点就在于前端宽阔,头冠也是从鼻骨上开始延伸,显得非常高耸且狭窄,尤其是口鼻处也是前端宽中间窄。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并且乌克提纳翼龙的牙齿也是生长的大小不一,其中第一第二对牙齿生长相对越来越大,但第三对牙齿则比第一对还要更大,横截面长度可达17厘米多,而第四对牙齿就变得极小,之后又出现了略大的牙齿,再就是牙齿越来越小,这很可能是为了更好的钳住被抓的鱼类。

乌克提纳翼龙的生活习性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乌克提纳翼龙主要是以水生动物为食,因为拥有着超强的飞行能力,所以它常常会飞到河面上进行猎食,在鱼类跳出或者接近水面的时候就张开自己的长嘴,很快就能将鱼类咬住,而大小不一的交错分布的牙齿也能更好的钳制住鱼类光滑的身体。

乌克提纳翼龙的化石发现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乌克提纳翼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境内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美国德州的塔兰特县附近,其中虽然仅仅只包含了一块吻部化石,但是科学家据此也推测出了不少的信息,比如它属于残喙翼龙类,能够以鱼类为食,第三对牙齿是体型最大的,属于鸟掌翼龙科生物中的一个演化支。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感兴趣,还可以看看《皮尔逖龙:巨型肉食恐龙(长11米/仅发掘一块颅骨)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中华丽羽龙: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2.3米/1.25亿年前)

下一篇:CCTV5直播中国男篮,APP转美网+中国女篮国手李梦出战WNBA+足协杯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