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孙权为什么要杀陆逊?陆逊有插足孙权立嗣吗?

发布时间:2020-11-22 15:38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历史真相 > 手机阅读

陆逊晚年死的也是非常蹊跷,当时孙和跟孙霸争夺继承人的位置,朝内大臣纷纷战队,只有孙逊处于中立的位置。结果最后他们二人谁都没当上太子,孙权还因为此事大怒,那陆逊的死和孙权立嗣有关么?实际上很难脱离关系,当时陆逊身为东吴大都督,位高权重,各方肯定都听取陆逊的建议,而且在陆逊心中肯定也有心仪的人选。难道是因为跟孙权的人选相违背最后才被杀吗?

孙权为什么要杀陆逊?陆逊有插足孙权立嗣吗?

1

东吴前期,孙权重用的是淮水、泗水流域的外地人,即陈寅恪先生归纳的“淮泗集团”,孙权用他们当打手,来压制江东本地人。

孙策、孙权要重用外地人,有两个原因,一是孙家出身江东底层,被江东人轻视,所以他们虽然是江东本地人,而且杀回了江东,但并不代表江东本地人的利益,反而是代表外地人利益的殖民政权;二是君主要完成专制集权,都喜欢使用没有根基的外国人来打压本地盘根错节的势力,孙策孙权兄弟亦然。

掌握东吴军权的前三个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全是外地人;东吴政权的形象代言人张昭、张纮也是外地人;东吴前期独当一面的太史慈也是外地人;《三国志·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所列的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等十二员“江表虎臣”,除了董袭、凌统之外,也都是外地人(虽然不一定来自淮水、泗水流域,但也跟淮泗集团抱团)。

东吴四都督,三个是外地人

这些外地人构成了东吴前期统治的核心成员,陆逊这种本地人,就算孙权有意拉拢,甚至娶了孙策的女儿,也只能做做二线工作。与中原交战他们是没份的,只能在后方打打山越,维持治安。

孙权为什么要杀陆逊?陆逊有插足孙权立嗣吗?

2

但能人就是不一样,在哪里都会发光,对江东人而言,连这种杂活都是为数不多的机会,陆逊不但没有把打山越当成杂活敷衍,反而要把这件杂活做成了奇迹。

他向孙权进言不要只是被动防御,可以主动进攻山越,把抓获的山越人带出深山,强壮的当兵打仗,瘦弱的耕田交税,这样东吴就可以越打越强。

这个政策,不但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不间断的平蛮战争,甚至开了后世改土归流的先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谋划之一,南方士族的精英陆逊也可以称得上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的人物了。

东吴就这样开始了对越人长达数十年的大绑票运动,陆逊也就在后方打了十几年野怪,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东吴前期的威风如赤壁之战,耻辱如逍遥津之战,都跟陆逊没什么关系,但是吴军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粮草里面,则有陆逊的印记和勋章。

当然,作为南方士族的精英,陆逊的计谋并不是只为孙权着想。

山越人盘踞在江东的广大地区,人数何止数十百万,要彻底消灭他们,单凭孙权的嫡系部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联合江东大族,将打山越当成一种聚集江东整个汉人社会的力量的活动,才能将越人的社会完全打散,而孙权要依赖江东大族来打山越,就必须给他们甜头。

于是,捕获了山越人,孙权与出力的大族按比例瓜分,孙权固然增加了军队和税收,江东大族的实力也日新月异,很多大族能够“僮仆成军,闭门为市”,陆逊自己也在打山越的战争中得到了多达五千的私兵,在东吴政权里的发言权大增。

因为江东大族跟孙权有了共同的敌人山越,其敌对关系也在战斗中日益缓和,东吴政权的本地化已经指日可待了。

山越人的即视感 与山越族系相近的赛德克族

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家带到江东的外地人终于死得差不多了,其子孙因为家族实力不强,教育资源稀缺,多不能成器,孙权不得不对本地人进一步拉拢,陆逊终于有了露脸的机会。

当时东吴的头等大事是对付刘备方镇守荆州的关羽。外地人里面的帅才只剩下硕果仅存的吕蒙,而且还重病缠身,朝不保夕,东吴军队急需从本地人里补充新血,于是陆逊终于来到了第一线的争霸战场。

此时的陆逊,在讨伐山越的多年战争中已经成长为一代名将,其特点是“敌强愈强”,换了个环境,不但没有不适应,反而比以前更厉害,而且各方面能力全面的展示了出来。

孙权为什么要杀陆逊?陆逊有插足孙权立嗣吗?

3

他接替吕蒙的荆州防务后,先是装孙子,麻痹正在进攻襄阳的关羽,关羽认为陆逊没什么本事,将后方兵力大量抽调到前线,造成荆州空虚,这是吕蒙奇袭荆州得以取胜的重要原因。

接着,在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的同时,陆逊又率军一路打穿荆州,堵住三峡,切断了关羽退回益州的要道,前后招降蜀军数万人,功劳不在吕蒙之下,当时其地位就已经跃升到吕蒙之上。战后吕蒙病死,陆逊成为东吴仅有的帅才,镇守上游的荆州要地。

第二年(公元221年),已经称帝的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以及夺回荆州,率倾国之兵数万人东征,陆逊被任命为东吴第四任大都督,也是江东人的第一位大都督,率兵五万迎战刘备,打响了东吴的国运之战。

此战蜀吴双方兵力大致相当,但刘备派马良等人深入发动荆州的蛮族,得到一批生力军,另外蜀军的陆战一向胜过吴军,所以陆逊依然是以弱敌强。

陆逊力排众议,只管守住要道,并不跟锐气正盛的蜀军交战。即便蜀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氏宗室孙桓,或者示弱诱吴军出战,陆逊都不为所动,绝不上套。几个月之后,蜀军师老兵疲,而且为了避暑,扎营在山林附近,这就给陆逊提供了火攻的机会。

陆逊火烧连营四十余座,刘备大败亏输,逃到马鞍山据守,又被陆逊攻破,蜀军土崩瓦解,损失数万,刘备多年来南征北战积累的精兵大部分报销,自己也惭恨交迸,病死于白帝城,蜀汉一时再也没法威胁东吴。

孙权借助这次大胜称吴王,设年号。江东本地人的能量大放异彩,在东吴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不久孙权舍弃外地人张昭,而用吴郡顾氏的顾雍为丞相,用陆逊为大将军,江东本地人掌握了东吴的政权与军权,东吴本地化完成,成为代表江东人利益的江东政权。

三大战役之一夷陵之战

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下,利益暂时一致的孙权与江东大族都需要一个结果:让孙权正式称帝,建立跟魏、蜀平等的国家,而这需要一次大胜。

以往东吴在战争中的表现是很明显的攻强守弱,因为吴军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东人只对防守家乡,保护自身利益感兴趣,对自损实力帮孙家开疆拓土没有兴趣,很多时候是出工不出力。

为什么孙权打个合肥打了几十年都打不下,还常常在合肥城下被打哭,荆州方向攻襄阳也从无胜绩,就是这个原因。

但这次,为了得到开国功臣的荣华富贵,江东人决定卖一回力,打赢一次进攻战。

江东人鄱阳太守周鲂(后来的义兴周氏)诈降曹魏,诱曹魏东线主帅曹休南下接应。孙权以吴郡陆氏的陆逊为大将,同是江东人的吴郡朱氏的朱桓、钱塘全氏的全琮为左右督,迎战曹休,为了让江东人卖力,孙权为陆逊牵马,给陆逊以极高的礼遇。

陆逊令吴军占据石亭附近的有利地形,等候曹休。曹休虽然知道中计,但耻于兵出无功,而且自恃兵多将广,决定好歹也要跟吴军打一仗。他进入石亭的狭窄地段后,也分派了一些人手埋伏在要地,准备接应。

但这一切都被熟悉地理的吴军看在眼里,吴军先行拔除了曹休的伏兵,决战中又利用地利优势,大破曹休,魏军仓皇撤退,损失上万,策应曹休的贾逵、司马懿两路魏军也各自退回。

经此一战,陆逊在击败蜀军之后,又击败魏军,成为威震三国的名将,孙权也借助这一战的东风,于次年(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吴国正式建国。孙权与江东士族的蜜月期达到了最和美的阶段,但是万事达到顶峰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这段蜜月马上就要结束了。

孙权为什么要杀陆逊?陆逊有插足孙权立嗣吗?

4

早在孙权称帝之前,他已经发现,曹魏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分走了好大一部分政治权力,让皇帝难以为所欲为,这是孙权不能容忍的。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他就设置了特务性质的校事官,对江东士族进行打击。

等到称帝以后,他发现自己的太子孙登对江东士族十分服膺,就更加害怕。他一怕士族们利用太子来制衡自己的权力,二怕自己死后,太子成为江东士族的傀儡,于是有换太子的意思。

孙登虽然史书上记载得十分完美,好像他不死孙权就不会发动后来的“二宫之争”,导致东吴元气大伤,但其实不是的,孙登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吴书》记载:“弟和有宠於权,(孙)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孙登当太子的后期,其身份已经出现了危机,孙权似乎有意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只是孙登恰好这时候死了,可谓死得恰到好处,以免孙权亲手杀他,避免了一场家庭惨剧。

孙和成为太子后,与江东士族依然十分亲近,又造成了孙权新的不满,于是他要在诸子里面再找一个代理人,跟江东士族打对台,他找到的就是四子孙霸。于是孙权故意让孙霸跟孙和待遇一致,鼓励朝臣中的投机分子聚集到鲁王孙霸旗下,跟孙和以及江东士族作对,这就是长达八年的“二宫之争”,直接影响了东吴的国运。

老年孙权 被无限权力毒害成老棺材瓤子

在二宫之争中,孙权为了打倒江东士族,依靠的主要是外地人,和江东本地的武力豪族。

外地人的代表是淮泗集团的步骘。东吴在孙权手上虽然大力江东化,但外地人始终是难以融入江东本地社会。

在两汉时代,政府是不喜欢人口流动的,因为人口一流动就不好管了,秦汉政府施政的核心是节约行政成本,政府好管是第一位的,至于老百姓生活是不是方便那可以不予考虑,老百姓要去其他的郡县,要开具一种叫做“棨”的通行证,否则就会被抓。虽然东汉这方面比西汉宽松不少,但这个氛围是有的,所以各郡实际上相对封闭,跟唐宋以后人口较自由的流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各郡人民的乡土关系十分浓厚,各郡士族对本郡的其他士族也强烈认同。像中原这种发达的地区,发展到后面,士族可能会以天下为己任,组成跨郡县的士族大联盟,但江东在当时是比较落后的地方,士族还没有进化到那个程度,所以还是相对封闭的,外地人即使是统治当地,也是很难融入进来的,所以很支持打击本地的士族。

武力豪族的代表则是出自吴郡钱塘的全琮。武力豪族跟士族之间也有鸿沟,虽然士族是武力豪族进化而来的,但三国时代是士族把持政权,形成身份认同,排他性逐渐增强的时代,武力豪族想要上升为士族,机会不再像汉代那样多了。

士族排他性增强,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由士族对本地人士进行品评,吏部只能在士族提供的人选里面选官,等于是士族分享了选举权,他们选举时当然会优先推荐身份相同的士族,武人就比较难出头了。

东吴也实行了类似于九品中正制的制度,只不过中正官不叫“中正”,而叫“公平”,所以东吴的武人也不是很好过,自然支持孙权打击士族,哪怕是江东本地的老乡。

而孙权对武人也早早的就着意拉拢,两个女儿都嫁给江东的武力豪族钱塘全氏、吴郡朱氏,利用他们跟士族别苗头,但吴郡朱氏进化程度比钱塘全氏要高,对士族比较亲近,不愿意对士族动手,所以钱塘全氏成了孙权大清洗的急先锋。

“二宫之争”就在孙权的拉偏架下,由孙霸一党发动了对江东士族的大清洗。孙权前后废了吴郡顾氏的顾谭、顾承,杀了吴郡张氏的张纯、吴郡朱氏的朱据,也逼死了吴郡陆氏的陆逊。

陆逊当时担任东吴丞相,并且掌握荆州兵权,东吴的军力配备历来荆州是大头,所以实际上等于掌握了东吴的政权和军权,孙权必欲除之而后快,甚至可以说“二宫之争”的用意一大半是针对陆逊而来。

陆逊在孙权毫无理由的残害江东名士时,上表切谏,被孙权派人日夜毁骂,最后以六十余岁的高龄气恨而死。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孙权为什么要杀陆逊?陆逊有插足孙权立嗣吗?》感兴趣,还可以看看《交通银行是谁提名的?居然是一位汉奸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数千意大利军队为何要向一位美国伞兵投降揭秘

下一篇:江西的简称赣是怎么来的?

历史真相排行

历史真相精选

历史真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