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发布时间:2021-03-03 09:58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冬笋坝遗址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冬笋坝,地处长江左岸的三级阶地上,文物核心区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是我国最早确认并发掘的巴文化遗址。1954年、1955 年、1957 年,西南博物院、四川省文管会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共清理战国至汉代墓葬 81 座,以船棺葬为代表的一批战国至西汉墓葬对探索巴文化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2020年度发掘区全景

  为推动“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立项,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要求,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9月上旬至2021年1月底,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冬笋坝遗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本次工作是继西南博物院等单位20世纪50年代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后,近70年来首次对冬笋坝遗址开展科学系统的考古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发掘之前,考古队开展了口述史调查,研判了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航片,对基本建设中文物的出土地点进行走访与踏勘,基本掌握了历次考古发掘的区域、范围,明确了遗址现存规模和埋藏状况。结合本次考古发掘的研究目标,我们选取了原罐头厂运输队职工宿舍区域进行试掘,发现了较为密集的墓葬分布区,墓葬保存整体较好。

  本次考古工作注重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出土文物的预防性保护、遗存信息的全面系统提取、重要遗迹的现场保护。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分别邀请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师范大学历史和社会学院的考古专家和文保专家就考古成果、文物现场保护、遗址后续保护与工作规划进行了研讨、论证。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会议现场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专家踏勘考古发掘现场

  主要收获

  本次发掘共清理墓葬 28 座、砖窑1座。其中土坑墓 27 座、砖室墓1 座,土坑墓中又有船棺葬 4 座、狭长方形墓葬1座、长方形墓葬21座、近方形墓葬1座。墓葬时代涵盖了战国晚期、秦、西汉早期、新莽时期等几个阶段。

  船棺葬 4座。墓圹均为狭长方形,头向均向东(朝向长江),有熟土二层台,船棺四壁及底部有青膏泥,从船棺内淤积青膏泥判断,棺顶亦应有青膏泥。随葬品除墓主人随身佩戴的铜矛(头端)、铜钺(头端、腰间)、铜剑(腰间)、铜削刀(腰间)、铜带钩(腰间)外,在胸部均放置1件铜盘或漆盘,炊器、盛器和容器均位于脚端。M88,狭长方形竖穴船棺葬,是本次工作中船棺保存最好和出土铜器数量最多的墓葬。现存口部长4.74、宽1.14-1.24米,有熟土二层台,船棺长4.34、宽0.88、现存棺体高0.36-0.40米,脚端上翘,船棺四壁及底部有青膏泥,未发现棺盖。随葬品主要分为随身佩戴的武器(铜钺、铜剑、铜矛)、工具(铜削刀)、铜带钩和脚端的容器(陶罐、陶豆)、炊器(铜釜、铜鍪、铜甑、陶釜),在胸部还发现一件覆置的铜盘。人骨已不存,从铜矛、剑、钺及容器和炊器的摆放规律推测,头向东,方向95°(垂直于长江)。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M88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M88出土铜钺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M88脚端随葬品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M97(船棺葬)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M97出土铜盘

  狭长方形墓 1座。编号为M118,被长方形墓M117打破。墓圹呈狭长方形。墓向84°(朝向长江),长4.60、宽1.12,墓深0.62-0.72米。头端和脚端有熟土二层台,宽0.26、高0.28米。因头端大部分被打破,仅在脚端发现较多随葬品,随葬品有铜鍪、铁釜、陶釜、陶豆等。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M118

  长方形墓 21座。头向均向东(朝向长江),有熟土二层台,大多数葬具外底和四周均有青膏泥,除部分置于棺盖的随葬品较为散乱外,棺内的放置位置与船棺葬相似。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M98、M99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M98出土铜釜甑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M99出土铜剑

  此类墓葬中有3组墓葬南北并行排列,时代接近,规格相当,随葬品组合呈现出较为明确的性别指征,可能为夫妻异穴并葬墓。如M98、M99,为南北并列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均有熟土二层台,葬具四周及底部有青膏泥。未发现人骨,从铜矛、铜剑、铜钺及容器和炊器摆放位置分析,头向东(垂直于长江),在脚端发现较多容器和炊器。M98发现料珠项饰1组、1件陶纺轮,另有铜钺1件,不见其他兵器;M99出土铜剑、铜矛等兵器,另发现铜印1方。从出土随葬品推测,M98墓主人可能为女性,M99墓主人可能为男性,二者可能为夫妻异穴并葬墓。

  砖室墓 1座。编号为M91,墓向237°(与长江平行)。由墓室、封门和短墓道组成。整体长4.10、宽2.80-3.08米,墓室长2.48、宽2.34米,墓室被盗扰,仅出土货泉、大泉五十、大布黄千等三组货币;在墓门处发现1组3件带盖陶罐,东侧靠近墓道处发现1件陶罐。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M91

  砖窑 1座。编号为Y1。由操作面、火门、火膛、窑室、窑床、烟道等部分构成。火塘由相距约0.6米的并列双火塘组成,窑室呈横长方形,长3.2、宽1.54-1.62米。烟道位于窑室尾部,5个烟道一字排开。窑床上还存留有未取走的墓砖,纹饰与M91使用墓砖完全一致。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Y1

  出土器物有铜器、陶器、铁器、琉璃器4大类,另见漆器残痕若干。铜器 62 件,包含了剑、矛、钺、鍪、釜、甑、盘、削、钱币。陶器 291 件,器类有罐、釜、豆、甑、钵等。琉璃器 2 件,为珠形饰。铁器14件,有剑、削和锸等。

  此外,还清理了1座上世纪50年代发掘的墓葬,从墓葬所处位置、形制、尺寸、方向等信息分析,结合口述史调查,基本确定为1954年发掘的M12。以 M12为基点,对既往考古发掘的墓葬分布图与本次考古发掘墓葬进行匹配,对冬笋坝遗址遗迹进行整合,将有助于对整个遗址开展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成果价值

  一、为研究晚期巴文化及其融入汉文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考古实证

  进一步厘清了渝西地区晚期巴文化的内涵特点,文化因素以巴文化为主体,陶器以圜底罐、釜、豆为主,铜兵器以柳叶剑、钺和弓耳矛为主,铜炊器主要为釜、鍪、釜甑,在墓主人胸部随葬1件铜盘或漆盘,除了少量剑、钺等兵器具有异质性文化因素外,其余均为典型的晚期巴文化器物群;较早阶段墓葬以船棺葬、狭长方形土坑墓为主;墓底和葬具四周均涂抹有青膏泥;墓主人均头东脚西,头向与长江垂直,为头向水脚蹬山。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发掘区局部

  获取了晚期巴文化逐步融入汉文化历史进程的实证材料。四类墓葬从战国晚期经秦、西汉直到新莽时期连续发展,文化面貌上从战国晚期基本不见或少见其他文化因素的较为单纯的巴文化发展到秦、西汉早期秦文化、楚文化、汉文化因素逐步增多,再到新莽时期全为汉文化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再现了晚期巴文化逐步融入汉文化的历史景观。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墓葬清理工作照

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冬笋坝遗址船棺保护

  发现了夫妻异穴并葬的新材料。墓地排列有序显示了严密的规划性,同一时期墓葬南北向成排排列,特别是在成排的墓葬中发现了 3 组两两对应的墓葬,左侧墓葬出土兵器,右侧墓葬基本不出土兵器,其中 2 座右侧墓葬还出土纺轮,这种更小的墓组可能体现的是男左女右的夫妻异穴并葬。

  二、为研究嘉陵江流域及渝西巴文化船棺葬族属提供了新的资料

  冬笋坝遗址出土的巴文化遗存是嘉陵江流域及渝西地区的重要代表,与重庆三峡地区巴文化墓葬区别明显。如船棺葬及狭长方形墓葬数量较多,而在三峡地区仅有零星发现;文化因素以巴文化为主,基本不见或少见其他文化因素,而渝东三峡地区则有着较多楚文化、中原文化因素。

  墓底和葬具四周普遍涂抹青膏泥,也与渝东三峡地区只有部分墓葬涂抹青膏泥存在差别。类似的发现近年在四川渠江流域的罗家坝、城坝等遗址具有呈现,因此,以冬笋坝为代表的嘉陵江流域、渝西地区与渝东三峡地区巴文化,从墓葬形制、丧葬制度、随葬品组合、文化因素构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表明二者可能属于巴人不同的族群,结合文献推测,前者可能与以板楯蛮为主的族群关系较大,后者与以廪君蛮为主的族群有明显联系。

  三、出土了汉代墓地营建机制的重要材料

  本次考古发掘清理了1座汉代砖窑,编号为Y1,形制结构完整,为双火道、宽长方形倒焰窑,共有5条烟道,窑床上还残存有墓砖,墓砖形制与发现的砖室墓相同,表明该窑是为营建砖室墓而设,为研究这一地区汉代墓葬的营建机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四、深化了新莽时期丧葬礼仪的认识

  本次考古发掘清理了1座砖室墓,编号为M91,从墓葬形制、随葬陶器、钱币分析,应为新莽时期,是重庆地区时代最早的砖室墓之一,是研究土坑墓向砖室墓转变的重要资料。墓门外短墓道内的3件带盖陶罐和东南角发现的1件陶罐,应为墓葬埋葬封门后举行祭祀活动的遗存,对于这一时期的丧葬礼仪有研究价值。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巴文化融入汉文化进程的考古实证—重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收获》感兴趣,还可以看看《白鹤滩水电站库区考古成果公布:金沙江中下游约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贵州省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探寻古人类如何生存

下一篇:2020年温县江山汇考古工地发掘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