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发现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一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是长江中游经测定证实的最早的粟遗存,是北方旱作农业传入长江中游的最早证据。
2015年开始,为配合湖北荆门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其间,植物考古工作者在屈家岭遗址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采集土样392袋,上自新石器时代的油子岭文化时期,下至战国晚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植物考古学专业博士姚凌说,通过植物考古常用的浮选法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批炭化植物种子,经鉴定,确认其中33粒为炭化粟粒。通过碳14年代测定及量化统计分析,考古工作者认为其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运兵说,屈家岭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该遗址浮选所获大量农作物种子、很多红烧土残块中发现的稻谷稻壳痕迹,以及出土数量巨大的酒器陶杯,均是当地稳定农业生产活动的证据。
目前关于先秦时期农业的研究普遍认为“五谷”为水稻、粟、黍、小麦、大豆。结合近年对湖北江汉平原地区石家河遗址、城河遗址、纪南城遗址等的植物考古研究,考古工作者认为,最迟在东周时期,该地区已出现“五谷俱全”的农业种植形式。
-
12月17日,浙江省宁波市 文化 遗产管理研究院公布了江北区慈城镇东门村 遗址 考古发掘成果。这是一处延续5000余年的聚落,从中发掘清理出各 时期 遗迹现象179处,出土完整或可修复文物标本...
2020-12-23161阅读全文 >>
-
捷讯皮具城项目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塔峰镇牛承村,用地面积约3.87万平方米(约58亩)。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19)第(891)号),2019年9月~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蓝山考古...
2020-12-21173阅读全文 >>
-
从 浙江省 文物 考古 研究所获悉,浙江省余姚市施岙遗址近期 发现 大规模史前古稻田,起源年代有可能早至距今6000年以上,该发现为全面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
2020-12-21177阅读全文 >>
-
小呼和格勒 遗址 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希伯花镇小呼和格勒嘎查西北约1公里。遗址处于一地势较高的沙丘上,地表散布着少量陶片。2020年8至10月,为配合引绰济辽输水工程主线项目建设...
2020-12-1856阅读全文 >>
-
建水窑 遗址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碗窑村,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现保护面积为130.58亩,是云南已知的古窑址...
2020-12-18161阅读全文 >>